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帕里(Rhys Parry)在錢鼠體內發現一種新型病毒,命名為「坎普希爾」,是屬於亨尼帕病毒家族,該病毒家族包括致命的亨德拉病毒和尼帕病毒,與曾在中國發現且已確定會傳播人類的瑯琊病毒(Langya virus)關係密切,這暗示該病毒可能具有人畜共通傳播的能力。帕里示警最早在澳洲發現的亨德拉病毒過去死亡率最高可達70%,在東南亞爆發的尼帕病毒疫情,死亡率則介於40%至75%之間,亨德拉病病毒都可能造成流感症狀及呼吸道窘迫症狀、腦部發炎和腫脹以及潛在的器官衰竭;尼帕病毒則會引起類似的發炎和呼吸衰竭以及肺炎,而且目前皆無專門治療方法。 研究人員目前致力於開發針對亨尼帕病毒家族的疫苗,及早阻止病毒進入細胞、擴大感染範圍。(圖/民視新聞網)
帕里表示,在北美洲發現的「亨尼巴病毒屬」相當重要,代表這些病毒在全球分布,可能比先前想像的更多、更廣泛,帕里表示由於這些病毒的相關聯性高,因此要投入更多研究來釐清坎普希爾病毒是否會對人類構成危害,病毒的切確傳播機制仍尚未完全掌握,帕里表示,根據亨尼帕病毒的特性,該病毒可能透過直接接觸如感染鼩鼱的體液(如尿液、糞便、唾液)、間接接觸如受污染的水源或食物或氣溶膠傳播等方式傳播;研究人員艾薩克斯(Ariel Isaacs)透露,他們計畫致力於開發針對亨尼帕病毒家族的疫苗,希望能找到病毒關鍵表面蛋白,阻止病毒進入細胞、擴大感染範圍。
【原文出處】又發現新病毒!科學家憂「人畜共通」致死率達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