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正月半元宵/後龍「攻炮城」 六堆「尖炮城」

發佈時間2025.02.08 14:55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08 15:00 臺北時間

【客庄中心/綜合報導】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慶祝元宵節,2月11日至13日連續3天晚間,將舉辦具有200多年歷史的...
0:00/0:00

【客庄中心/綜合報導】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慶祝元宵節,2月11日至13日連續3天晚間,將舉辦具有200多年歷史的「攻炮城」傳統民俗活動,準備純金媽祖金幣及各式家電等豐富獎品;南部六堆客庄則將於2月15、16日在六堆紀念公園舉辦尖炮城,分為雲霄、勇士、水球尖炮城,總獎金達40萬元。

苗栗後龍慈雲宮從11日起展開連續3天的慶元宵活動,11日規畫猜燈謎及社區表演晚會,12日、13日晚間進入重頭戲、攻炮城,活動期間每天上午9時至11時、下午 2時至4時將發放金蛇迎春慶元宵DIY燈籠,每人限領1個,數量有限,發完為止。

苗栗縣長鍾東錦、立委陳超明、慈雲宮主委議長李文斌、後龍鎮長謝清輝等人召開記者會,今天上午共同啟動這項節慶活動,歡迎鄉親及全國遊客到後龍過元宵,猜燈謎、觀賞晚會、攻炮城。

後龍的炮城的形制,分設內外2城,外城以木板拼築而成,高約2層樓,外部施以彩繪並設有城門裝飾,豎立於慈雲宮前廟埕街頭。起源年代已不可考,依據傳說應始於清治時期,經慈雲宮媽祖指示開始辦理,故其源起時間應晚於慈雲宮建廟的清乾隆36年(1771年);另有《後龍鎮志》指出,該活動可能於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後才首次舉行,時間應為光緒20年(1894年)後。

相傳,攻炮城是從明代軍營理的軍事訓練活動演變而來,據說當年鄭成功在閩南操練水師時,部將洪旭創作這個游戰方式,讓士兵在軍事訓練之餘,練習拋擲、鍛鍊瞄準技巧,提高作戰能力。隨著鄭成功渡海來臺,這個游戰方式也流傳到臺灣。因此在臺灣與閩南各地,都有元宵習俗「攻炮城」相關活動,內容大同小異,較有名的有臺北「內湖上元節攻砲臺」、苗栗的「後龍攻(射)炮城」及屏東客家的「六堆尖炮城」。

後龍慈雲宮在日治時期仍有「攻炮城」,但後來中斷了數十年,直到1984年才恢復舉辦。攻炮城近年來越來越特殊化,規模盛大,且炮城形制也日趨繁複。1984年恢復辦理時,在慈雲宮廟埕地面、以鐵皮製作出城堡形狀的炮城,在廟埕中央豎立1支竹竿(或鐵竿),竿頂綁上1個滑輪,其上置繩子牽引比賽用的炮城。炮城中央開有1道小城門,城堡內有裝滿火藥和連珠砲的桶子,比賽時將炮城先升到竹竿一半高度,參與民眾將小排砲瞄準後丟擲,如成功攻入城門引燃城堡內的火藥及鞭炮,代表攻下炮城,可獲獎賞。炮城的懸掛高度,可由繩子升降調整,逐次升高,射中的炮城高度越高、獎賞也越豐富。

2007年起,苗栗縣政府將後龍攻炮城活動招標委外辦理,炮城型制也開始改變。目前炮城分內外2城,外城以木板拼築而成,高約2層樓,外部彩繪並設有城門裝飾,豎立在慈雲宮前廟埕街頭;內部豎立2組鋼索架,分別繫上2座內城,內城使用鋼骨結構與鐵皮製成,表面也有城牆彩繪,大小高約1公尺、寬約30公分,中央開1小門;1座懸掛於4丈(約12公尺)高處,提供學生組炮射;另1座有5丈(約15公尺)高,為成人組的目標。參賽者射中後引信燃燒,裁判隨即遙控鋼索下降,再重新裝置火藥。

至於高屏地區的六堆尖炮城,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指出,六堆客家先民來台開墾初期,常有其他族群來犯,因而在固定的堆區裡,設置類似烽火台的瞭望台,一旦任何一個堆區受到攻擊,就會在瞭望台點燃煙火,通知其他六堆區域堆民,加強防禦以及提供協助,而受到攻擊的堆區,則在城上點燃鞭炮,通知區內居民有敵人來犯,必須立刻動員加強防禦與抗敵。

時局太平後,逐漸演變為元宵時用來加強團練捍衛家園,並向伯公祈求平安的娛樂賽事。百餘年來,這項傳統在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六堆的先鋒堆)年年舉辦、未曾中斷,其傳承民俗文化的用心,令人感動。活動從發源地五溝水揭開序幕,五溝傳統式尖炮城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原味十足,單竿、單炮籠。

炮竿是由在地居民於當天清晨現採當地的綠竹,繫著以水果籃仿製的傳統炮籠,固定在基座上架設而成,完整重現百年前客家先民既能團練又鬧元宵的風貌。每年六堆祈福尖炮城時,縣府都會到六堆各庄恭請伯公,行鑾駐蹕活動現場,坐鎮福佑活動平安順利,讓民眾參拜祈福,並有機會接觸、瞭解客家伯公信仰。所有民眾都可以向六尊伯公祈福,同時接受來自六方伯公的賜福。

六堆客家至今仍沿襲著摘取鮮花敬神祀祖的禮俗,摘取家院或伯公前尚沾著露珠的香花,以盤承之,客語稱其為「盤花」。尖炮城期間舉辦盤花競賽,除了傳統盤花,還有創意盤花競賽,讓傳統盤花能以嶄新的風貌,繼續它的美麗。更為了傳承客家盤花之美,設立了兒童組競賽,讓文化與美學素養向下紮根,從幼苗培養起。

後龍慈雲宮主委、苗縣府議長李文斌表示,攻炮城的獎品除了金幣,還有電視、冰箱等家電用品。慈雲宮在乾隆6年興建,迄今已有284年歷史,攻炮城也有200多年歷史,極具文化傳承意義,歡選全國各地遊客到後龍拜媽祖、攻炮城、拿獎品。

攻炮城活動,參與民眾只要將炮竹準確擲入懸掛半空中的小城堡內,並引燃裡面的煙火,就可獲獎,位置愈高,獎項愈大,最大獎可獲得1枚價值約8千餘元的媽祖金幣。 今天先舉行一場攻炮城暖身,由慈雲宮監查委員黃冠瑋拔得頭籌,獲得一枚金幣。

慈雲宮攻炮城活動,相傳源自二百多年前地方瘟疫肆虐,居民向媽祖婆祈求庇祐,依指示於廟前架設炮城,藉由攻炮城來消災解厄,嚇阻瘟疫蔓延,後人每年元宵節都沿襲辦理攻炮城活動。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時間:2月12、13日,每日19:00-22:00
地點:後龍慈雲宮
苗栗縣後龍鎮中龍里三民路120號

六堆尖炮城
時間:2月15、16日,每天10:00~19:00
地點:六堆紀念公園(內埔鄉公所旁)

六堆雲霄尖炮城,投擲成功後,炮籠裡的煙火也射向天空,以示慶祝。資料照片
苗栗後龍慈雲宮攻炮城。苗縣府提供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