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美國通膨復燃、降息恐等到九月... 亞股受科技股影響走高

發佈時間2025.02.13 10:03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13 10:30 臺北時間

Newtalk新聞 美國週三(12日)公布的通膨數據強於預期,使市場對聯準會(Fed)進一步降息的希望渺茫,美股道瓊、S&P500 指數收黑;但科技股指數收漲,亞股今(13)日早盤走高。截至上午10時,日經指數上漲1.16%,暫報 39,416.56點、東證指數漲 0.92%,暫報 2,758.46點;韓國股市小漲 0.79%,暫報 2,568.49點。台股加權指數則一度翻黑 33.6點,目前來到 23,257.74點。美國週三(12日)公布的通膨數據強於預期,使市場對聯準會(Fed)進一步降息的希望渺茫,美股道瓊、S&P500 指數收黑;但科技股指數收漲,亞股今(13)日早盤走高。截至上午10時,日經指數上漲1.16%,暫報 39,416.56點、東證指數漲 0.92%,暫報 2,758.46點;韓國股市小漲 0.79%,暫報 2,568.49點。台股加權指數則一度翻黑 33.6點,目前來到 23,257.74點。 通膨復燃令人不安通膨復燃令人不安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最新的物價報告,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 3.0%,高於市場預期的 2.9%,也比去年12月的 2.9%還高。其中,令人沮喪的是,住房和租賃成本並非導致經濟下滑的罪魁禍首,而住房和租賃成本一直在下降,預計將繼續下降。相反,最新報告指出,其他商品和服務的通膨下降力近期有所放緩。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最新的物價報告,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 3.0%,高於市場預期的 2.9%,也比去年12月的 2.9%還高。其中,令人沮喪的是,住房和租賃成本並非導致經濟下滑的罪魁禍首,而住房和租賃成本一直在下降,預計將繼續下降。相反,最新報告指出,其他商品和服務的通膨下降力近期有所放緩。 經季節性調整後,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能源價格的核心物價較12月上漲 0.4%,為近兩年來最大漲幅。全年核心通膨率3.3%。經季節性調整後,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能源價格的核心物價較12月上漲 0.4%,為近兩年來最大漲幅。全年核心通膨率3.3%。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週三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露面時,堅稱央行在控制通膨從週期高峰以來取得「巨大進展」,但還沒有完全達到該目標,因此盼暫時維持政策限制(展緩降息)。當日,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十年期漲近 2%,落在4.627%、較短的兩年期 1.56%,來到 4.537%、而長天期的二十年期漲 1.83%,收在 4.893%。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週三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露面時,堅稱央行在控制通膨從週期高峰以來取得「巨大進展」,但還沒有完全達到該目標,因此盼暫時維持政策限制(展緩降息)。當日,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十年期漲近 2%,落在4.627%、較短的兩年期 1.56%,來到 4.537%、而長天期的二十年期漲 1.83%,收在 4.893%。 然而,川普正霍霍地揮舞著關稅大刀,並意圖向亞洲國家進逼,以取得貿易上的勝利。《CNBC》報導表示,印度總理莫迪正在前往美國與總統川普及其政府進行會談,預計將減輕互惠關稅及人工智慧(AI)政策的威脅;而台、日、韓等半導體重要生產大國,目前也正研擬對策因應未來可能加徵的晶片關稅。然而,川普正霍霍地揮舞著關稅大刀,並意圖向亞洲國家進逼,以取得貿易上的勝利。《CNBC》報導表示,印度總理莫迪正在前往美國與總統川普及其政府進行會談,預計將減輕互惠關稅及人工智慧(AI)政策的威脅;而台、日、韓等半導體重要生產大國,目前也正研擬對策因應未來可能加徵的晶片關稅。 此外,日前,中國也因先前對於美方所加徵的 10%關稅進行反制,也針對部分美國進口品進行「對等關稅」,此象徵著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升級。這些種種,無疑都將使美國進口的成本增加、並使近期無任何進展的通膨率,更加難以抑制。此外,日前,中國也因先前對於美方所加徵的 10%關稅進行反制,也針對部分美國進口品進行「對等關稅」,此象徵著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升級。這些種種,無疑都將使美國進口的成本增加、並使近期無任何進展的通膨率,更加難以抑制。 降息真的有得等了降息真的有得等了 由於通膨結果令人不安,期貨市場原先預估六月降息及年底前可能再次降息,轉變成今年秋季前都不會降息,目前預估,聯準會至少要到九月才可能降息,甚至今年也不會降息。由於通膨結果令人不安,期貨市場原先預估六月降息及年底前可能再次降息,轉變成今年秋季前都不會降息,目前預估,聯準會至少要到九月才可能降息,甚至今年也不會降息。 根據芝商所聯邦基金期貨交易(FedWatch)顯示,三月降息的可能性僅 2.5%;而六月維持利率的機率也來到 66.3%;七月的機率也達 56.7%。雖最快展開降息的月份落在九月,不過也與暫停降息的機率相差無幾,意味著可能再延後。截至今年底,聯準會高機率全年僅降息一碼。直到 2026 年底,才會再次展開降息。根據芝商所聯邦基金期貨交易(FedWatch)顯示,三月降息的可能性僅 2.5%;而六月維持利率的機率也來到 66.3%;七月的機率也達 56.7%。雖最快展開降息的月份落在九月,不過也與暫停降息的機率相差無幾,意味著可能再延後。截至今年底,聯準會高機率全年僅降息一碼。直到 2026 年底,才會再次展開降息。 聯準會在去年9月至12月期間 3次實施降息,每降息 1個百分點,隨後暗示著將對未來的降息採觀望態度。但這次,顯然與過往不同。聯準會在去年9月至12月期間 3次實施降息,每降息 1個百分點,隨後暗示著將對未來的降息採觀望態度。但這次,顯然與過往不同。 據華爾街日報(WSJ)引述德意志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馬修.盧澤蒂(Matthew Luzzetti)的說法,表示對那些宣稱去年下半年價格壓力就會放緩的聯準會官員來說,這必定讓他們對即將出現的通膨壓力感到不安,且不確定他們是否有足夠的政策環境將通脹率降至 2%。據華爾街日報(WSJ)引述德意志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馬修.盧澤蒂(Matthew Luzzetti)的說法,表示對那些宣稱去年下半年價格壓力就會放緩的聯準會官員來說,這必定讓他們對即將出現的通膨壓力感到不安,且不確定他們是否有足夠的政策環境將通脹率降至 2%。  延伸閱讀:延伸閱讀:延伸閱讀:

美國週三(12日)公布的通膨數據強於預期,使市場對聯準會(Fed)進一步降息的希望渺茫,美股道瓊、S&P500 指數收黑;但科技股指數收漲,亞股今(13)日早盤走高。截至上午10時,日經指數上漲1.16%,暫報 39,416.56點、東證指數漲 0.92%,暫報 2,758.46點;韓國股市小漲 0.79%,暫報 2,568.49點。台股加權指數則一度翻黑 33.6點,目前來到 23,257.74點。

通膨復燃令人不安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最新的物價報告,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 3.0%,高於市場預期的 2.9%,也比去年12月的 2.9%還高。其中,令人沮喪的是,住房和租賃成本並非導致經濟下滑的罪魁禍首,而住房和租賃成本一直在下降,預計將繼續下降。相反,最新報告指出,其他商品和服務的通膨下降力近期有所放緩。

經季節性調整後,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能源價格的核心物價較12月上漲 0.4%,為近兩年來最大漲幅。全年核心通膨率3.3%。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週三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露面時,堅稱央行在控制通膨從週期高峰以來取得「巨大進展」,但還沒有完全達到該目標,因此盼暫時維持政策限制(展緩降息)。當日,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十年期漲近 2%,落在4.627%、較短的兩年期 1.56%,來到 4.537%、而長天期的二十年期漲 1.83%,收在 4.893%。

然而,川普正霍霍地揮舞著關稅大刀,並意圖向亞洲國家進逼,以取得貿易上的勝利。《CNBC》報導表示,印度總理莫迪正在前往美國與總統川普及其政府進行會談,預計將減輕互惠關稅及人工智慧(AI)政策的威脅;而台、日、韓等半導體重要生產大國,目前也正研擬對策因應未來可能加徵的晶片關稅。

此外,日前,中國也因先前對於美方所加徵的 10%關稅進行反制,也針對部分美國進口品進行「對等關稅」,此象徵著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升級。這些種種,無疑都將使美國進口的成本增加、並使近期無任何進展的通膨率,更加難以抑制。

降息真的有得等了

由於通膨結果令人不安,期貨市場原先預估六月降息及年底前可能再次降息,轉變成今年秋季前都不會降息,目前預估,聯準會至少要到九月才可能降息,甚至今年也不會降息。

根據芝商所聯邦基金期貨交易(FedWatch)顯示,三月降息的可能性僅 2.5%;而六月維持利率的機率也來到 66.3%;七月的機率也達 56.7%。雖最快展開降息的月份落在九月,不過也與暫停降息的機率相差無幾,意味著可能再延後。截至今年底,聯準會高機率全年僅降息一碼。直到 2026 年底,才會再次展開降息。

聯準會在去年9月至12月期間 3次實施降息,每降息 1個百分點,隨後暗示著將對未來的降息採觀望態度。但這次,顯然與過往不同。

據華爾街日報(WSJ)引述德意志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馬修.盧澤蒂(Matthew Luzzetti)的說法,表示對那些宣稱去年下半年價格壓力就會放緩的聯準會官員來說,這必定讓他們對即將出現的通膨壓力感到不安,且不確定他們是否有足夠的政策環境將通脹率降至 2%。

 

延伸閱讀:

通膨再升溫!美CPI超預期 美股道瓊跌225點、台積電ADR跌1.13%

不滿柯文哲「為何要受這種待遇」陳佩琪:下跪磕頭求個公平可以嗎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