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吳恭銘觀點》廣州暨大等3校學歷不採認 台擴大「國家安全網」建置有理

發佈時間2025.02.21 20:19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21 20:30 臺北時間

教育部宣佈將禁止我國大學與廣州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及北京華文學院等中國三所大學合作,且將不採認以上三校的學歷。這是繼陸委會將修法「列管」申領「居住證」的臺胞,內政部對中配在臺灣擔任公職及參與選舉之後,又一正確做法,這是執政黨直接從政策層面反對中共的「兩岸融合發展」政策的反制行動。

列「清單」台灣也可以做

台灣每年有不少高中畢業生赴中國讀書,中國統戰部轄下的華僑大學和廣州暨大也積極向台灣高中生招手,還設置「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的臺灣學生獎學金及首年全免學費等優惠。

然而,我國的中國學歷認證是採正面表列,以認可名冊內所列者為限(大學155校及專科學校191校),華僑大學跟北京華文學院本來就不在認可名冊中,這不需要特別處理,唯有暨南大學是原本認可名冊內所列,此次遭教育部變更認定而已。

退一萬步講,中國有300多間不歸統戰部歸口管理的學校不讀,非要讀統戰部轄下的大學意義在哪?暨南大學與華僑大學算是整個招考制度招收港澳臺學生最多的學校,同時入學的途徑較其他大學更多,算是很多學生心目中的「保底院校」。對於港澳臺學生來說,入讀暨南大學與華僑生的途徑很多,最吸引考生的就是類似於兩所學校聯合舉辦的自主招生考試,自主招生考試上下其手空間很大。

就讀統戰部轄下的大學誘因在哪?這三個學校招的中國之外的學生的分數要求非常低,招的港澳臺的學生的分數不堪入目,在台灣代辦機構、小紅書「大陸大學免試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標準簡表」攻略早就不是秘密。不過,話又說回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對於錄取港澳臺、華人華僑的門檻也很低。

教育部配合國安會擴大國安網的建置

為何政府會掀起新一波「防統反統」動作?中共的「反獨」有防守反應,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是進攻,中共在強化進攻,再加上國會在野黨的違法亂紀,執政黨必須有所作為。

歷史如鏡,目前賴清德政府與2019年初蔡英文的兩岸環境做法相似。當年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首次提出要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倡議臺灣各政黨、各界別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兩制臺灣方案」的倡議,讓蔡英文政府如臨大敵,立即組織全方位應對,特別是從法律法規層面反制,陸續推出「國安五法」修法,以及通過「反滲透法」。

這次在野黨在立法院的荒誕作為,公然毀憲亂政,配合中共統戰,癱瘓台灣國政。賴清德同樣以召開國安會的方式下達指令,要求優先三大工作之二,那就是為防制中國統戰、滲透及認知作戰對國安的危害,將持續推動「國安法制改革」,擴大「國家安全網」建置,以增強社會抵抗力,並促進內部團結。也就是要逆統戰,對於破壞內部團結的第五縱隊,必須以嚴密的國安法律,強化打擊分裂勢力,針對具有統戰性質的兩岸交流嚴加防範,統戰部轄下單位的作為更要放大檢視。

就在賴清德的國安會指示後第二天,民進黨立院黨團也宣佈,立院新會期將推動國安法制改革,共有三大面向,第一、讓相關法條的完備,第二、就是加嚴現行的管轄密度,第三、提升違法罰則,目前盤點約有十多項法案。

換言之,除了國防部、陸委會早就動起來之外,民進黨黨團也動起來了,緊接著教育部禁止大學與對岸三所學校交流,不承認其學歷外,估計接下來可能還有其他部會陸續跟進。

直言之,面對中共加速推進兩岸融合統一,賴清德在推動國安法制改革,擴大國安網的建置,這些修補的國安法律漏洞,強化反統戰作為,才可以避免被中共從內部統戰攻破。

延伸閱讀:

「拒絕往來」台廠掛美牌洗白拿E-2K標案?空軍:履約資格有疑慮未簽約

教育部禁3所中國大學防統戰 黃國昌:世界大學排名評比統戰部做?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