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校園霸凌5年增6倍 藍智庫籲政府儘速提出對策

發佈時間2025.02.22 11:01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22 11:30 臺北時間

根據教育部統計,校園霸凌的通報件數從2018年的562件,到2023年增加達3256件,成長幅度將近6倍。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22日)示警,校園霸凌問題不僅關乎學校,更影響整個社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深遠的傷害,呼籲賴清德應加速落實承諾,由政府帶頭做起,建立完善的反霸凌機制,

國政研究基金會表示,根據教育部統計,校園霸凌的通報件數從2018年的562件,到2023年增加達3256件,成長幅度將近6倍,成長幅度將近6倍;而「確認比率」則從2018年的30.07%,下降到2023年度的15.29%。確認比率的下降,可能反映當前對校園霸凌的定義與認定標準仍有調整空間,政府應儘速檢討,確保相關機制能精準識別校園霸凌。

國政研究基金會進一步指出,教育部的統計資料顯示,「生對生」校園霸凌事件每十萬學生發生人次,包括知悉與確認霸凌事件,在2022年,國小、國中及高級中等學校,分別是147人次、319人次及175人次;而在2023年,國小、國中及高級中等學校,則分別為253人次、551人次及281人次,

而兒福聯盟日前發佈的「2024台灣校園霸凌與創傷知情校園調查」顯示,雖然國高中生對於校園霸凌的嚴重程度,平均評分為4.9分,但仍有12.8%的學生認為校園霸凌問題非常嚴重,給予滿分10分。調查也顯示,有10.2%的學生在過去一年內曾遭受校園霸凌;被霸凌的學生中,有22.5%曾出現自傷或自殺念頭,有30.1%的學生睡不著或睡不好,顯示校園霸凌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嚴重影響。

總統賴清德曾於去年11月底,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第二次會議中表示,強化心理健康韌性的工作還有很多努力空間,從職場到校園,乃至社會的每個角落,政府要帶頭做起,公私部門要協力一起做,盡全力不漏接任何一個人。

國政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表示,近年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人次持續增加,相關調查亦顯示,校園霸凌對學子心理健康已構成嚴重威脅,賴總統應儘速兌現承諾提出對策,別僅流於政策宣示。

延伸閱讀:

本週末急遽變天!北台探13度日夜溫差大 專家:「這天」逐步轉晴

30億打造敦北地下大排 蔣萬安預告今年開工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