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連假期間國道經常湧現大量車潮。(圖/資料照)
過年假期許多人都選擇開車返鄉、出遊,也讓連假期間國道出現大量車潮,不少時段出現塞車情況,對此,有網友發文「很好奇塞車第一台車到底在幹嘛?」貼文一出立刻釣出內行網友解答。
過年假期國道經常出現塞車情況,近日有網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表示,「很好奇塞車第一台車到底在幹嘛。」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龜車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很慢」、「你怎麼覺得開龜車的會有自知之明」、「龜速車才是塞車緩解的關鍵,因為不會忽快忽慢」、「我每次開雪隧都有這個疑問」、「一直拉車的距離才會塞車」、「這真的是個永恆的謎題」、「大概在聽音樂」。
也有網友解釋「答案是:因為人的反應時間不同,而且無法互相協調」、「第一個人遲鈍了一下,後面的人也會跟著遲鈍,這個地方就會形成滯塞點」、「很多人看前車踩煞車時,都會下意識減速並把速度降到低於前車避免追撞,然後就跟前車拉開距離了,再來等前車加速時,前車又再次跟自己拉開更大的距離,這時候自己再補油門對於時間差來說已經太慢了,所以距離又再次拉開了」。
對此,《交通安全入口網》過去曾解答,塞車最大的原因是密度,「因為車子與車子之間的距離越近,人們開車開得越慢。道理很簡單,駕駛人會怕前方車輛急煞使自己反應不及撞上。」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限制車輛流入數量,比如提供誘因讓人們在重要節日選擇在離峰時段出門,或是高速公路的流量管制。
《交通安全入口網》指出,流量密度偏高的時候,適量的龜速車能夠消弭或減輕前方三寶車所造成的急煞連鎖反應,因此龜速車有時反而能夠避免塞車,不過,「在某些情況下,龜速車會使後方車輛不耐而轉換車道,如果轉換時機不當就會導致鄰條車道產生急煞連鎖反應,照樣會造成問題,龜速車的作用是好是壞端看當下的車流變化,不可一概而論。」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超強冷氣團準備開工!強度挑戰今年第2波寒流 專家示警「這3天最凍」
. 情侶怨花錢吃麵粉!鹽酥菇老闆秒嗆「吃不起別來亂」 逢甲夜市道歉了
. 初四鋒面殺到3地區濕答答!「超強冷氣團」準備陪開工 最冷時段曝光
. 初四接神日!7禁忌千萬別犯 「剩菜剩飯」別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