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諾羅害人狂吐瀉!「1物」可滅毒:酒精沒效

發佈時間2025.02.11 08:51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11 09:00 臺北時間

近期國內除了流感之外,還要小心諾羅病毒。疾管署示警,其病毒株已轉變為GII.17型,春節腹瀉就診創5年新高。醫師黃軒表示,諾羅病毒會使得水瀉又「噴射狀嘔吐」,而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無效。因此,民眾應優先選擇含次氯酸鈉(漂白水)的環境消毒劑。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疾管署示警,其病毒株已轉變為GII.17型,春節腹瀉就診創5年新高。(示意圖/Pixabay)

近期國內除了流感之外,還要小心諾羅病毒。疾管署示警,其病毒株已轉變為GII.17型,春節腹瀉就診創5年新高。醫師黃軒表示,諾羅病毒會使得水瀉又「噴射狀嘔吐」,而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無效。因此,民眾應優先選擇含次氯酸鈉(漂白水)的環境消毒劑。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諾羅病毒GII.17型病毒株捲土重來,春節腹瀉就診創5年新高。由於已間隔8年未現蹤且出現基因重組變異,多數民眾缺乏抗體免疫力,恐引發多起群聚感染事件。

監測顯示,近期群聚感染多發生於餐飲場所、長照機構、家庭聚餐、未徹底加熱海鮮(如生蠔),因此生的海鮮,尤其是貝類最近要少吃。

至於臨床特徵與高風險族群,他表示,諾羅病毒的潛伏期:10~50小時(平均24小時)。典型症狀包括水瀉(每日4~8次水樣便)、噴射狀嘔吐(兒童尤為明顯)、低度發燒(37.5-38.5°C)、腹痛伴隨肌肉痠痛。

諾羅病毒產生的重症有2種:

1. 小於5歲的幼兒可能因嘔吐導致代謝性鹼中毒。

2. 老年人脫水風險高,需監測尿量與電解質平衡。

黃軒表示,防疫關鍵有3點:

1. 個人衛生:

如廁後、進食前使用「抗菌肥皂搓洗20秒」,重點清潔指縫與甲溝。

此外,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無效,應優先選擇含次氯酸鈉(漂白水)的環境消毒劑。

2.  飲食安全

貝類水產需以85°C以上加熱90秒,才可滅活病毒

生熟食砧板分離,避免交叉污染。

腹瀉期間禁止為他人備餐(症狀消退後仍需持續48小時)

3.  環境消毒

嘔吐物處理應穿戴手套與口罩,先以5,000ppm漂白水覆蓋30分鐘再清除。

門把、電梯按鍵等常觸碰表面,每日以1,000ppm漂白水擦拭。

治療方式包括支持性療法、止吐劑應用、抗生素禁忌。

1. 支持性療法:補充水分與電解質(WHO建議低滲透壓口服補液鹽)。

2. 止吐劑應用:Ondansetron舌下錠可減少兒童急診輸液需求。

3. 抗生素禁忌:諾羅病毒為RNA病毒,「抗生素無效」且可能加劇腸道菌群失衡。

更多新聞:不是炸物不是甜食!醫揭「1美食」很毒:害心梗、糖尿病

更多新聞:咖啡提神又防糖尿病!最新研究:「加1物」好處少一半

《祝你健康》粉專上線囉!快來追蹤 馬上掌握健康資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高雄殺人分屍魔!醫解析「死亡筆記本」嘆:只有1種可能
過量B12會致癌?醫科學解答:吃多產生「1結果」
王陽明「翻船」骨裂急返台!醫揭「嚴重後果」:他做對了
不是炸物不是甜食!醫揭「1美食」很毒:害心梗、糖尿病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