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人生跑馬燈被證實是真的 臨終前後「900秒腦電波」首曝光

發佈時間2025.02.06 16:34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5.02.06 17:00 臺北時間

人類在死亡的瞬間,大腦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想像一下,在短短幾秒鐘內重溫你的整個人生。就像一道閃電,意識脫離了身體,見證自己一生中的重要時刻。一群科學家首次捕捉到人類死亡前的大腦活動,證實這個被稱為「人生跑馬燈」,類似瀕死體驗的過程確實存在。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路易維爾大學澤馬爾(Ajmal Zemmar)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早在2022年就被發布在《衰老神經科學前沿》期刊中,研究案例來自加拿大一名87歲癲癇患者,他們首次記錄到人類大腦死亡過程,出現類似記憶倒帶的腦波。

這項研究的組織者、路易斯維爾大學的神經外科醫生澤馬爾表示:「我們測量了死亡前後約900秒的大腦活動,並特別關注心臟停止跳動前後30秒內發生的情況。」

研究分析顯示,就在患者心臟停止前後,與記憶檢索相關的腦電波依舊活躍,負責高階認知功能的伽瑪頻率(gamma frequency)腦波也激烈增加。腦波是活人大腦中通常存在的有節奏的大腦活動模式。包括伽瑪頻率在內的不同類型振盪,與高認知功能有關,如專注、做夢、冥想、記憶提取、訊息處理和有意識的感知,就像那些與記憶倒帶相關的功能。



科學家推測,這種現象可能與大腦的生物機制有關。第一種理論認為,缺氧環境會促使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人生跑馬燈」浮現。另一種解釋為,與情緒記憶相關的杏仁核(amygdala)在面臨死亡威脅時會被啟動,釋放大量過往記憶,讓人在死前的最後幾秒鐘重溫生命。

這項發現提供了人類臨終時大腦活動的第一手證據,也與有過瀕死經驗的患者描述死前看到的「人生跑馬燈」狀況不謀而合。澤馬爾指出:「這些發現挑戰了我們對生命究竟何時結束的理解,並引發了重要的後續問題,例如那些與器官捐贈時機有關的問題。」

報導稱,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死亡前後的大腦活動,也掀起了醫學和倫理上的討論。例如,該如何定義死亡?當心臟停止跳動時,因為大腦還在運作,是否應該在宣布死亡時記錄腦電圖活動以及心電圖,這可能進而可能影響器官捐贈的時間,為未來的醫學決策帶來新的挑戰。
 

延伸閱讀:

不到35歲罹患大腸癌!研究曝3大危險飲食 這1物過年超常見

人死後會怎樣?臨終護理師揭「失禁發臭」5階段殘酷變化

日本人瑞過世!近117歲巴西修女接棒成全球最高齡 曝長壽秘訣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