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輸到愛滋血】愛滋無法根治 按時服藥等同慢性病
發佈時間2016.12.28 03:53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2 臺北時間
愛滋人球報導的更正與道歉針對鏡週刊第13期〈輸愛滋血成醫療人球 揭捐血中心篩檢嚴重漏洞〉文中錯誤,特此提出更正與道歉。
立委陳瑩(右)親赴台灣血液基金會追查阿銘遭輸愛滋血事 件,誓言為每位受害者討回公道。左為台灣血液基金會執行長魏昇堂。在台灣,簡稱愛滋病的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英語: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縮寫為AIDS,過去被認為是世紀絕症,甚至還有人說它是「20世紀黑死病」,但其實在醫療科技不斷發展下,它早已成為慢性病,雖然無法根治,卻能有效控制。
台灣在1984年12月發現愛滋病首例患者,其實此種病毒不會致死,但會使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逐漸成為許多伺機性疾病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症狀,愛滋病患往往是死於其他疾病,但如今的愛滋也不再可怕。
「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觀念深 植民心,但在醫療疏失之下,捐血 一袋可能害人一命。 1996年,美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提出雞尾酒療法,以多種抗愛滋病毒藥物同時進行治療,大幅減少死亡率並減緩疾病惡化,愛滋帶原者只要按時服藥、定期追蹤,也能過著與常人無異的日子,平均壽命甚至只比一般民眾短少一年。
台灣目前有超過3萬名病患,過去有許多民眾雖然認為自己是高危險族群,但因害怕高額醫療費用而不敢篩檢,其實衛生福利部早已將愛滋病比照重大傷病,醫藥費由全民健保給付,民眾不用擔心一人生病則拖垮全家,全國衛生所也有匿名檢驗愛滋機制,有疑慮的民眾都能前往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