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美國千禧世代:寧可家裡蹲 不願去結婚
發佈時間2017.04.14 07:4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4 臺北時間
美國年輕人似乎和傳統婚姻越離越遠。美國一份新的統計顯示,如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跟他們父母輩相比起來,晚婚和不婚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寧可在家當啃老族的年輕人變多了,找尋婚姻對象共組家庭的人則是變少了。
「時代不同了」可能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有時代表感慨有時帶著驚嘆。不管如何,現在年輕人從金錢觀、事業、愛情、到人生大大小小事,確實跟他們的父母輩年輕時很不一樣。
美國俄亥俄州鮑林格林州立大學的全國家庭與婚姻研究中心,最近做了一份詳細的數據調查,比較1980年和2015年的年輕人(25-34歲),發現今天的年輕人和三、四十年前的美國年輕人,有一些極明顯的差異。
在八零年代,25-34歲的人(泛稱「嬰兒潮世代」,the boomers)當中,將近七成的人已經結婚、生了小孩、甚至又離了婚。而今,同樣是25-34歲的年輕人(泛稱「千禧世代」,the millennials),有許多則根本還沒開始考慮結婚。
資料來源:BGSU全國家庭與婚姻研究中心在1980年,年輕人未婚的比例為20%,結婚後離婚或分居則佔了12%。到了2015年,年輕人已婚的只有四成,離婚比例降到7%,有超過一半的人是單身。
嬰兒潮世代的年輕人結婚意願較高,或許也意味著他們比現在的年輕人更可能自立家庭。比起八零年代,現在美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與父母或祖父母同住比例增加了一倍以上。在八零年代,和父母同住的年輕人佔9%,如今和父母同住為22%。
資料來源:BGSU全國家庭與婚姻研究中心資料來源:BGSU全國家庭與婚姻研究中心有些老一輩的人愛叨念現在年輕人不爭氣,不過以數據來看,現在的美國年輕人並沒有比上一代的人懶惰。在1980年,74%的年輕人說自己過去一週有工作。到了2015年,數字稍微增加了一些,有77%的年輕人說自己過去一週在工作。
雖然從數據上不難看出,千禧世代結婚、出社會都比他們的父母來得遲,生小孩和買房子的比例也都比父母輩低,但是至少有一項指標領先他們的父母:受教育程度。
嬰兒潮世代上大學的人不到一半,而千禧世代則有三分之二是大學以上學歷。
資料來源:BGSU全國家庭與婚姻研究中心THE END OF EARLY MARRIAGE: YOUNG AMERICANS WOULD RATHER GO TO COLLEGE THAN SAY 'I DO'(Newsweek)
Young Americans Are Killing Marriage(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