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台中台灣大道上的J-Mall,原本是澄清醫院規劃的立體停車場,林晉頡接手後方向卻急轉彎。他看中台中工業區、東海大學與鄰近BRT站的人流商機,加上附近缺少餐廳,「有市場,地段好,只做停車場太可惜,為何不打造美食廣場?」
「J-Mall」是林晉頡第一個打造的商場,如今每日來客數近千人,成了台中西屯區地標。(董孟航攝)他說服父親林高德,將停車場一樓打造成J-Mall,又花2000萬元裝潢,「這是做品牌必經的過程,就像勤美誠品,改造後結合周邊的綠園道,氣質就不一樣了。」但因J-Mall沒名氣,招商只能壓低姿態,希望藉由名店帶進人氣,他以固定租金、非抽成的方式,拉長約期,成功招到「西堤牛排」等知名餐飲品牌。知道這樣打破業界行情,他不以為意,「因為你沒經驗,可是不去做,永遠都不知道。」
J-Mall成為日後林晉頡打造HOYII北車站的重要經驗。2013年他得知香港添好運的亞太區總代理─新加坡和興集團,正在尋找台灣代理,加上曾和太太在香港品嘗過,也很喜歡,於是他著手寫企劃書。
代理餐飲品牌加上打造商場,光投資就超過1億元,林晉頡(右)找哥哥林哲鈺(左)合夥,他也阿莎力力挺。回憶當時心情,林晉頡用美國童話「Curious George」裡的主角猴子形容自己,喜歡冒險和新奇的事物,「不會去想失敗,我是樂觀、正面的人,如果有機會做,多有趣。」但剛開始提案,他也曾被和興集團以5分鐘打發,企劃書中雖列出北市信義區幾家百貨公司提供選點,但和興認為這些點平日沒人潮,「畢竟是台灣首家店,對方想要一個隨時都有人流的位置。」
後來林晉頡找到台北車站對面、忠孝西路一段上,空了5年的壽德大樓商場,只看一眼就決定要租。「這裡的客源很廣又是交通樞紐,每日人流量約70萬人,是穩定人潮。」當下他拍照傳給和興,對方立馬回覆可以,他興奮地說:「這個位置一樓和地下一樓要一起經營,做了才發現,真的好困難,哈哈。」林晉頡習慣用樂觀面對難題,在他身上幾乎看不到陰暗面。
為了拿到添好運代理,林晉頡大膽租下商場,發現難處在於「大家不會主動走到地下一樓逛街,而且租金這麼高,怎麼說服其他品牌進駐。」代理品牌加上打造商場HOYII北車站,光投資就超過1億元,林晉頡找來哥哥和朋友曾柏憲合夥,不夠的資金就跟銀行貸款,簽了約才告訴父親,不跟他拿一毛錢,「先說怕不靠譜,他們知道後也很鼓勵,因為我沒有留選擇給他們。」
2014年,添好運一開幕就大排長龍,林晉頡永遠忘不了,「那天至少排了8、900人,最久排6個小時。」
已在香港成立8年的添好運,是台灣人遊港必吃名店,因此台灣店一開幕就造成轟動。
添好運的成功讓許多百貨主動上門邀約,但對HOYII北車站招商幫助不大。林晉頡坦承,當時找了100多間店,主動打電話或透過關係認識,「很多都拒絕呀!有人覺得還看不出來人潮,或認為地下一樓天花板太低,不可能做餐廳。」2015年商場開幕,進駐的店家只有5間,連一半都不到。
「HOYII北車站」招商時,因為天花板太低,幾乎沒有餐廳願意進駐,現商場空間餐廳與服飾品牌各占一半。當時林晉頡思考,不如把商場的缺點變特色,「既然在車站,又在地下室,就設計成紐約地鐵站的樣子。」後來日本最大平價豬排連鎖店「吉豚屋」進駐,他又代理美國最大法式越南三明治「LEE'S SANDWICHES」和大阪知名半熟起司塔「PABLO」,引起話題也帶進不少人潮,目前櫃位也已滿租,和億生活自家代理的品牌就占了四分之一。
商場裡無法規劃為櫃位的零碎空間,他則結合文創。例如之前曾與國內知名插畫家「掰掰啾啾」合作,以其創作的人氣角色「奧樂雞」為主題,推出展覽,希望帶來不同族群。目前商場年營收近3億元,因投資成本高,攤提折舊後尚未回本,但林晉頡認為,有自己的通路很重要,結合引進的品牌,互相有加乘作用。
不過代理品牌也非一路順遂,原本評估至少開5年的PABLO,不到一年就結束代理。原因和損失金額,林晉頡不願透露,只感嘆雙方在營運和食材等各層面都達不到共識,「PABLO幾乎9成食材都進口,我們需求量又高,有時候供應不出來。」發現自己越講越多,林晉頡俏皮摀著嘴,「我不能再說了…」
2015年代理的加州品牌LEE'S SANDWICHES,是林晉頡在美國常吃的法式越南三明治,看到SUBWAY在台成功連鎖展店,他認為:「東方口味的三明治為什麼不可以?」但在HOYII北車站開幕3個月後,隨著冬季來臨,非熱食的三明治也進入淡季,儘管先後移點到統一時代百貨B2美食街和永和社區的街邊店,仍在今年5月中結束代理。
林晉頡認為,LEE'S品牌知名度不大,加上三明治在台灣非主流小吃,都是失敗原因。也從國外代理餐飲品牌的同業推估,和億生活結束這2個代理品牌,至少損失上千萬元,但林晉頡的態度很正向,「我不怕失敗,錯了調整就好。」
不諱言添好運的成功,有很大因素來自新加坡總代理的信任和放手,林晉頡說,9成食材都用台灣在地的,連創辦人麥桂培來台考察時都認為「台灣豬肉好吃多了,叉燒包比香港的更香。」
了凡的招牌菜色中,特色三拼包含叉燒、排骨和燒肉,滋味濃郁微甜。(290元)「了凡」開幕時,創辦人陳翰銘曾親自來台監督品質,希望和台灣代理老闆林晉頡聯手將新加坡米其林一星美食引進台灣。今年3月,林晉頡還邀請麥桂培來台,以在地食材研發台灣限定版菜色,推出三杯雞粒包、脆皮香芋腐皮捲和明太子滷肉西多士,「新加坡總代理會保留彈性,讓你開發在地口味,也能根據銷售報表調整菜單,像香港經典菜色桂花糕,在台灣賣得非常不好,就會拿掉。」去年添好運在台創出10億元營收,讓和興集團很滿意,直接開放米其林一星餐廳「了凡」和「Tsuta蔦」的台灣代理權給林晉頡。
了凡開幕前,創辦人陳翰銘曾親自來台監督品質,當時他曾表示,台灣的口味和消費水準與新加坡非常接近,因此選擇台灣作為海外開店的第一站。
Tsuta蔦店裡也特地從日本進口製麵機,招牌醬油風味加入日本總店運來的特製醬油、松露醬與松露油,確保味道一致。
「Tsuta蔦」的日本老闆大西祐貴(右2),曾在台灣店開幕時親自來台煮麵。創始於東京巢鴨地區的「Tsuta蔦」主打加入松露的醬油拉麵,湯頭清澈風味卻濃厚有層次。(招牌醬油拉麵,295元)也許是出生在醫生世家,唯一不從醫的林晉頡一直很謙虛,覺得自己總有不足的地方。問及哥哥的優秀會給他很大壓力嗎?林晉頡沉默了5秒,緩緩說出「可能。」他語氣低沉坦言:「父母一直以來對我都沒什麼期望,像我表哥、表姊,親戚全都好優秀喔!醫生、律師、私募基金投資,超厲害的,所以我一直活在別人的影子下。」
期望打造全台米其林星級度最高的商場,林晉頡想證明,不靠家庭,他也有能力做出成績。不過他馬上打起精神,「我還是有一定的自尊心吧,跳脫家裡出來工作,可以向別人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如今成為全台引進最多米其林星級餐廳的餐飲集團,下一步他還想自創品牌,希望創造屬於自己的星星。
後記:成功的公司不需要老闆
林晉頡是員工公認守時又有效率的老闆,連開會都會提前15分鐘到,受訪也比約定採訪時間提前半小時到場。
非餐飲專業背景出身,林晉頡認為他的管理就是「放手,讓員工做專業的事。公司那麼年輕,不能期望什麼都是對的,我也會犯很多錯誤,我的話不一定對。」
擔心和員工討論太多,他們會按照老闆的命令行事,因此當主管們在手機群組討論公事時,林晉頡還會刻意不回覆,「我盡量不做任何決策,讓他們討論出結果,成功的公司不需要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