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演出的演員很多是跟我有私交的,他們在大眾面前展露的都是表面的形象,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會感到孤獨、嫉妒、甚至使壞心眼,儘管我不是有意寫成喜劇,但套句卓別林的話,『人的行動如果近看是悲劇、遠看就變喜劇了』,我想呈現這樣的故事。」
上了年紀的觀眾,看著《安寧之鄉》裡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大明星,演繹著切身的問題,很自然產生共鳴。尤其76歲的男主角石坂浩二,竟然同時跟離婚16年的前妻淺丘琉璃子、前女友加賀真理子同台演出,3人還合拍「婚紗」劇照,是最有看頭的「戲中戲」,對此石坂浩二大方回應:「還是很懷念的感覺,畢竟以前都一起演過戲,一點緊張的感覺也沒有,如果連同台都要抗拒,那就沒辦法生存下去了。」
因為真正殘酷的是,不管曾經多紅的明星,一旦過氣就被電視台拋棄,例如石坂浩二被主持20年的長壽節目《開運鑑定團》撤換事件,還有老牌女星大原麗子在家死後一週才被發現「孤獨死」的淒涼晚景,都透過劇情與對話,反應「圈內人」的心聲。
劇評家成馬零一:「基本上這齣戲是昭和電視史的總括,以電視史做背景的腳本,趣味就在於其中參雜了真實性,『那到底是在講誰的事情?』引發觀眾好奇上網搜尋、還原人物與事件的實際樣貌,很符合現在社群網路的邏輯。」而老演員們結合人生歷練的扎實演技,使得每一集實長只有15分鐘的午間劇,都讓人意猶未盡。
午間劇(昼ドラ)起源於美國的「肥皂劇」(soap opera),因為鎖定家庭主婦白天播出,所以廣告贊助商大多是肥皂或清潔劑公司而得名。
日本是在1960年代電視普及後,開始製作午間劇,但2000年之後,隨著LIVE新聞節目越來越受到重視,電視台不願再花錢投資白天戲劇時段,就連長年經營午間劇的東海電視台與TBS,也在兩年前紛紛棄守。
推出《安寧之鄉》的朝日電視台,之所以敢逆著潮流走,是因為中午12點到12點半,本來就是84歲主持人黑柳徹子的長青節目「徹子的房間」,製播了40年觀眾群穩定,讓他們後面緊接著看「午間劇」,很容易養成收視習慣。製作人中込卓也:「對於製作電視劇的人來說,除了被特殊看待的NHK大河劇與晨間劇之外,重要程度依序是黃金檔、特別劇、2小時特別劇、深夜劇、最後才是帶狀連續劇,所以朝日要新設午間帶狀時段,真的是很大的決策。」
《安寧之鄉》週一至週五中午12點半播出,每集實長15分鐘,一播就是半年,規格其實跟NHK晨間劇相似。NHK晨間劇是週一至週六早上8點播出,也是每集15分鐘,一年推2檔戲,延續史上最紅晨間劇《阿信》的傳統,大多描寫女性奮鬥的故事,鎖定家庭主婦,即使是電視走下坡的現在,收視率仍有20%之譜,經常拿下年度收視總冠軍,也被視為是年輕女星成功的跳板。
但現在年輕人上網不看電視的事實擺在眼前,民營電視台背負著NHK沒有的廣告壓力,無不深陷收視泥淖。例如過去拍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戀愛劇、創造出「月九」(週一晚間九點的戲劇時段)神話的富士電視台,這幾年收視都敬陪末座,改革都不見成效,據說倉本聰本來最先把《安寧之鄉》的企劃案遞給富士電視台,卻被一口回絕,難怪老先生要藉著石坂浩二之口在劇中陶侃:「我接到灣岸電視台『月9』的邀稿,但月9現在不景氣,想要起死回生,還找那麼多人氣明星…」。
劇評家成馬零一則認為:「明明電視觀眾高齡化,為什麼沒有鎖定他們的連續劇?《安寧之鄉》的出擊,並非抽離『連續劇以年輕人為取向』的邏輯,而是填補了長期被忽略的銀髮族群需求。」
至於銀髮族真正需要的,或許只是一種「熟悉感」,所以《安寧之鄉》每次介紹一個大明星出場時,都會搭配他們年輕當紅時的劇照,儘管劇中換了名字,照片都是貨真價實,「偽紀錄片」的呈現手法,看在同世代的觀眾眼裏,全都是青春回憶。
77歲女姓觀眾:「明星們年輕時的照片一出現,就覺得好懷念,想起自己的青春時光。」「明星們雖然都上了年紀,但氣場依舊,游刃有餘的演技,讓我們跟著劇中的他們一起又笑又哭。」
一名70歲男性粉絲特別點出,第41集當中,幾名喪偶男性角色一起在河邊釣魚,談論「到了死後的世界還想再見一面的人」的橋段,讓他特別揪心。
(劇中退休男星)大納言:「如果是我太太,比起年輕時的她,我比較想跟臨死前老去的她相見,感覺會有很多話可以說。」
(劇中退休編劇)菊村榮:「我也是,如果現在可以立刻相見,比起年輕時閃閃發亮的律子(妻子年輕時是女明星),我絕對會選擇跟晚年瀕臨死期的律子見面。」
這段對話,也觸動不少女性觀眾心弦。50歲代女性:「這對於喜好年輕女性的日本社會來說,是個值得省思的故事,一想到哪天我先生也可能思考這個問題時,就覺得很感傷,但心情也溫柔了起來。」
有評論家分析,這齣戲某種程度影響了觀眾的『養老觀』:「雖然以老年人做主角,表現手法卻很新,有戀愛、有霸凌、還充滿各種煩惱,我把它當成『青春校園劇』來看,即使是探討遺產繼承的橋段也很有趣,這些都扭轉了養老院死氣沈沈的刻板印象」。
例如5月份的播出,劇裡就編了一段「安寧體操」,乍看跟日本的國民廣播體操類似,歌詞唱得卻是「今天還活著…明天就不知道了…」,長輩們的幽默豁達,跟去年掀起風潮的《月薪嬌妻》片尾舞蹈,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世代價值觀。
4月開播的《安寧之鄉》,截至8/8的收視率維持在平均5.9%的穩定水準,讓電視台跟廣告主意識到,佔了日本1/4人口的高齡族群,仍有潛在的市場價值等待開發。玩心不減的倉本聰,最近還跟演唱主題曲《慕情》的中島美雪,以夫妻角色客串登場,除了給觀眾驚喜,更預告連續劇進入9月底尾聲前,還有值得期待的情節發展。
82歲的編劇倉本聰(右),與演唱主題曲《慕情》的中島美雪(左),在《安寧之鄉》客串演出夫妻擋,讓戲迷又驚又喜。或許電視風光不再,《安寧之鄉》證明薑還是老的辣,出身昭和的明星們,把這次演出當作是演藝生涯的最後一搏,也是給電視圈後進的最後忠告,回頭去看當初企劃案,第一頁是這樣寫的:「故事舞台是對電視圈有貢獻的人才能入住的免費養老院,但是領電視台薪水的員工不行,因為他們是把電視搞壞的罪魁禍首」。
參考資料:NIKKEI STYLE、AERA dot. 、週刊朝日、週刊文春、週刊女性PRIME、日刊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