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保險糾紛】買了不賠 醫療險糾紛全揭露
發佈時間2017.09.27 17:0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買醫療險卻遇到不理賠或理賠金額和預期差很多,此時保單契約是關鍵。買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並把風險轉嫁給壽險公司,但買保險後卻常發生不理賠的情況,特別是醫療險最常遇到保險公司不理賠,或理賠金額與保戶預期差距大等爭議。專家建議醫療險契約條文的重點要細讀,才能避免投保糾紛。
林姓業務員拿著住院醫療終身健康險DM向張先生說:「這張保單有理賠住院醫療保險金、住院回診保險金,只要住院開刀就有賠啦!」張先生一聽業務員說只要住院開刀就能賠,心想不錯就買了。
「2015年底我因為右腹股溝疝氣手術,想申請手術理賠金,才發現這個手術根本沒在保單規定的手術項目。」張先生因此火氣難消,覺得被保險公司騙了。
王小姐去年4月買醫療險,6月因膀胱結石開刀,出院後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卻遭拒,原來王小姐病歷上記載著「尿流量減少約半年」,顯見該病症投保當時就已存在。王小姐備感委屈,因為她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帶病投保。
民眾投保醫療險最容易遇到理賠糾紛。殘廢等級認定是醫療險理賠中常見的爭議項目之一。想要把可能發生的龐大醫療費用轉嫁出去,除了定期檢查之外,買對保險也很重要。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