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舉例,虛擬歌手「初音未來」就曾在《烏龍派出所》登場,透過劇情的介紹,使更多老讀者認識了這位令年輕人風靡的偶像;「女僕咖啡店」連日本人都還不太知道時,「就是秋本治(作者)在漫畫裡面介紹的。」另外像杜拜,現在已經是世界知名的中東大城,但尚未在日本為大眾所知時,「秋本治就在漫畫裡面畫了杜拜,說杜拜是未來、是全世界的大城市。」
看漫畫也能認識世界?聽在希望孩子專注學業的傳統父母耳中,似乎只是為了把休閒娛樂的「尪仔冊」、賦予正當性的牽強說詞;但從謝哲青口中說出,好像又多了那麼一些說服力。
「漫畫就某個程度上,對我來說是一種『視覺閱讀』的形式,」他形容,相較於一般書籍,漫畫比較像是甜食,「你每天吃主餐、每天吃蔬果,可是偶爾你需要調劑一下;漫畫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調劑。」
假如要瞭解日本最大魚市——築地市場,到網路書店打上「築地市場」四個字搜尋,可以找到數十本跟築地相關的文字書、旅遊書;但想要輕鬆認識築地市場,或許翻一翻《築地魚河岸三代目》,也是不錯選擇。
「它很清楚的告訴全世界,你應該怎樣去看待魚市場,」謝哲青分享,這本以築地市場為背景的漫畫,深入刻畫了日本與「魚」相關的料理文化、庶民文化;也記錄一個單純魚貨交易的地方,如何發展成世界知名的美食天堂。近年築地市場為了搬遷事宜吵得沸沸揚揚,漫畫也結合時事,在爭論底定之際,故事藉此完結,「做一個時代的見證。」
《築地魚河岸三代目》主角赤木旬太郎,原本任職銀行人事部,後來辭職接手岳父家族在築地魚河岸經營的名店「魚辰」;由於是門外漢,每天都遭遇到不少挑戰。(翻攝自網路)至於漫畫中的打鬥、暴力或色情,是否會對青少年產生不當影響?謝哲青認為不該放大解讀,「實際上,每一種偏執跟錯誤,是很多東西累積在一起。」他曾參訪過日本漫畫雜誌龍頭《週刊少年Jump》總部,裡面高掛創社的三大主旨:「友情」、「努力」以及「勝利」,是少年漫畫中,一直想傳遞的共同價值。
他以經典漫畫《聖鬥士星矢》為例。「聖鬥士他們就是一個team,」單打獨鬥之外,「人都需要仰賴朋友,而朋友也要仰賴你,這就是友情。」努力的部分,聖鬥士們都是從基礎開始鍛鍊,在成長過程中掙扎,從青銅聖衣穿上神聖衣。而努力的成果,就是擊倒敵人、完成目標,獲得最終的「勝利」。
「他們透過這些漫畫,把訊息灌輸給日本年輕人,形塑了今天日本的國民性格。」謝哲青也直言,雖然漫畫也有一些很極端的情緒,但如果刻意要去挑選過濾,特別去找教化意義,「實在太『假掰』了!」
謝哲青熱愛歷史與文化,加上長期旅行各地,只要看到一些不錯的相關漫畫作品,他往往會買下珍藏。訪問當天他才從日本歸國不久,隨手就帶了一本今年剛推出、台灣尚未發行的作品《人馬》。精湛水墨畫風,人與人馬共存的奇幻設定,帶入日本戰國時代的時空錯置,各種元素深深吸引著他。
採訪當天,謝哲青隨手帶了幾本他喜歡的漫畫。左一是他從日本帶回、日文原版的《人馬》。歐洲漫畫方面,他則是收藏了一些《查理週刊》。這本法國雜誌以政治漫畫聞名,也畫了許多歷史。只是一些嘲諷的內容難免引發爭議,2015年的「查理週刊總部槍擊案」,就是因為諷刺穆斯林的漫畫,令恐怖份子不滿而造成。
至於美漫,年輕人可能對《復仇者聯盟》知之甚詳,但他更偏愛另一部《非凡紳士聯盟》。這部由英國漫畫家艾倫·摩爾(Alan Moore)創作、美國Image Comics發行的作品,曾改編成電影《天降神兵》。漫畫角色取材自文學小說,「它裡面有《湯姆歷險記》的湯姆,《海底兩萬里》的尼莫船長;它把19世紀重要的文學小說裡,一些特別角色彙整起來,你看到漫畫後就會想像:『我怎麼以前不知道有這一些文學角色?』」
旅行到約旦時,謝哲青買了約旦漫畫家蘇萊曼‧巴希特(Suleiman Bakhit)的作品。巴希特在美國求學,911事件後,回到故鄉約旦;然而他問家鄉孩子是否有欣賞的英雄時,得到的答案卻是「賓拉登」。「當你心中沒有英雄,沒有偶像的時候,你就會把報章雜誌跟街頭巷尾講的那些人,當作是你的標竿。」
「他們(恐怖份子)變成年輕人心中唯一的英雄,這件事讓作者覺得非常憂心。」謝哲青分享,巴希特決心要用漫畫改變約旦,希望能作品能在孩子心中創造新的典範,因此他改編阿拉伯經典文學《一千零一夜》,創作出《红心公主》(Princess Heart);後來又畫了類似影集《反恐24小時》的英雄漫畫《零元素》(element zero),暢銷阿拉伯世界。
因為這些漫畫,巴希特曾遭遇恐怖份子襲擊,左眼留下了一道長長傷疤,謝哲青形容,「那個疤有點像緋村劍心(《神劍闖江湖》主角),一模一樣。」
約旦漫畫家蘇萊曼‧巴希特,左眼傷疤是被恐怖份子襲擊所留下。(翻攝自網路)改編自《一千零一夜》的作品《红心公主》(翻攝自網路)英雄漫畫《零元素》(翻攝自網路)談到特別喜愛的漫畫角色,「以近期的作品來講,我很喜歡《海賊王》裡面的羅賓。」
謝哲青的答案聽來有些令人意外。身材曼妙、外型亮眼的妮可‧羅賓,深受許多宅男書迷的支持;難不成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她是考古學者嘛,因為很少有漫畫畫考古學家,不多啦!」做為考古學碩士,謝哲青第一次接觸《海賊王》就是因為妮可‧羅賓。他另外舉出一些跟考古相關的漫畫,像《宗像教授異考録》或《民俗學者八雲樹》,都是不錯的作品;但妮可‧羅賓的故事,讓他更有感觸。
漫畫《海賊王》中,妮可‧羅賓的懸賞令;她是考古學之島「歐哈拉」的遺孤。(翻攝自網路)「她以前是個孤僻的小孩,只讀書而已,其實跟我以前很像。」謝哲青以前也不太會交朋友,年少離家後經常獨自旅行。就像羅賓遇到了草帽魯夫,知道自己可以依賴伙伴;謝哲青也在旅行中瞭解到,「人無法單獨活著。」
羅賓也是草帽海賊團裡面最年長的團員(變成骷髏的布魯克除外)。在魯夫他們打打鬧鬧時,羅賓經常站在一旁,用溫柔的眼神看著這些年輕伙伴;「基本上她是大姐姐級的,所以她看待這些年輕人,有種特別的包容。」謝哲青解釋,人有了一定歷練、年紀之後,「對世界、對人,會留一種溫暖的餘地。」
在謝哲青心中,羅賓不只是畫得漂亮可愛,而是有設定出一種層次;他跟她都是用同一種眼光在看著年輕人。不管是想當海賊王、想當世界第一劍豪,還是想找到「ALL BLUE」,其實沒有一條是簡單的路;現實生活中,追尋人生的過程中也是如此。
社會有時對年輕人太嚴厲,不管是上一輩,還是下一代,謝哲青想說的是:「其實我們都需要偶爾放鬆一下。」
生活有時不用太嚴肅,看本漫畫放鬆一下吧。按讚加入《鏡漫遊》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ACG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