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一直試圖爭取主流化,試圖取得與傳統運動相同的地位,不如來看一下傳統運動如何看待選手的家暴問題吧。歷史上,傳統運動曾對運動員的家庭暴力事件採「私領域」原則,認為運動員的家暴行為是他或她的私人事務,不應該與優異的運動表現掛勾。然而隨著社會風氣逐漸改變,家暴不再被視為個人的品德問題,如同 Ray Rice 事件,運動聯盟對相關事件的回應,漸為大眾重視。
近年最著名的「家暴名將」,大概就是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 NFL )的明星跑鋒 Ray Rice ,年薪 400萬美元的他,卻在 2014 年處於生涯高峰之際,傳出家暴事件,疑似在賭場電梯對未婚妻施暴,在運動圈引起軒然大波。
當時,NFL 先是判 Ray Rice 禁賽 2 場,在施暴影片流出後 (此時兩人已成為夫婦) ,部分也是迫於公眾壓力,巴爾的摩烏鴉隊宣布與其解約, NFL 隨後發出終身禁賽宣告。雖然禁賽期間在一年後縮短,且 Ray Rice 在禁賽期間表現良好,曾說願意捐出所有薪水,只希望能回到球場。但目前仍未有球隊願意簽下他。
而差不多時間爆出家暴虐童案而違反 NFL 「個人行為條例(personal conduct policy)」的跑鋒 Adrian Peterson ,則在禁賽一年後後回到球場。相對於以拳腳毆打意見不合的妻子,以藤條「過度管教」兒子看來比較讓人「接受」。
NFL 的個人行為條例,是聯盟官方對於球員的失言、不當舉止與言詞,與一些違反道德原則的行為所制定的處罰條例,從勞動服務、罰款,到最嚴重的永久禁賽都有。 NBA 也能對球員惡意犯規、打架、不服裁判等不利於聯盟品牌形象的行為做出處罰,規範對象不僅包括球員,連老闆、教練甚至工作人員都在列,後衛 Darren Collison 效力沙加緬度國王時,因家暴被處以 8 場禁賽。 MLB 太空人球員 Yuli Gurriel 日前被捕捉到在場邊疑似針對日裔投手達比修,(他自稱無意地)比出侮辱亞洲人的動作,也被判處下季禁賽5場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