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高中開始和美國人交朋友 周興哲靠的是這招
發佈時間2018.03.15 06:2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每個人都有改變一生的轉捩點,周興哲的轉捩點在12歲,單槍匹馬前進波士頓留學,「去美國算是一個很勇敢的決定,也是我做出最好的決定。整個人更勇敢、更獨立、更開放。」
遠離家鄉的成長過程,讓他開始正視自我內心的情感,從人在異鄉的孤獨、到情竇初開的表白,以及結識死黨,開始用音樂寫日記。
「國中時很多朋友還是台灣過去的,講很多中文,英文沒有那麼進步。一直到高中,決定『那乾脆假裝我完全不會講中文』,只講英文。」
這招果然奏效,學好英文的他在高中結識到更多朋友,也深入認識了美國的文化,打開了他的視野,成就了他最美好的回憶。所以高中都在幹嘛?每天在置物櫃前討論女生嗎?他笑著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表示可不是像美劇演的那樣:「因為我們都是住校,都在運動、健身、嬉皮笑臉的玩耍。」
「嬉皮笑臉的玩耍」就是講好一聽點的「耍蠢」,在寄宿學校生活,大家都要學會自己找樂子,既然無法逃離師長的法眼,有機會就嬉鬧一下。那種眾人一同起鬨、隨興玩樂的時光,在離開校園之後就很難再有。
高中時的同學,也是他的第一批歌迷。因為最初寫歌只是寫給自己聽的,沒想到後來身邊朋友知道他在創作,都主動跟他要歌來聽。而那時他壓根也沒有要把做音樂當成事業經營,純粹是情感的抒發,但奠定了他現在的工作基礎。
19歲結束美國學業回台發片,周興哲的歌曲立刻傳唱大街小巷,成為備受矚目的新生代創作人。(東方IC) 只是現在提到音樂,他對自我的期許,就不會像以往那樣單純,「我不希望周興哲永遠都是暖男,在音樂創作上應該多元,身為一個創作人,應該有不同曲風。」他談到自己音樂風格的突破,不只精明,更顯得頭頭是道;這可能是訪問過程中,周興哲最不像小孩子的時候:「身為一個歌手,第3張專輯很重要,有一點定位的感覺。」
但也只有這一瞬間,那個精明、成熟的周興哲出現了一下子,然後他又變回原來那個外表看似憂鬱、內心實則年輕、舉止有些拘謹的周興哲。我忍不住想到童話故事《小飛俠彼得潘》,在那座夢幻島上,只有擁有童心的人,才能在天空中飛翔;假使這世界是座夢幻島,周興哲應該可以在天空中飛很久很久吧。
聽周興哲談話,自己不知不覺總會有「年紀好大」的感慨。
化妝:嘉容@妝苑工作室 髮型:Neo@Flux collection 造型:陳慧明 場地提供:貳柒參零café 服裝提供:Bottega Ven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