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中國導演拍片質疑當局 5年來有家歸不得
發佈時間
2018.04.10 06:29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已複製連結
中國導演應亮以自身經歷改編的短片《媽媽的口供》獲得「高雄拍」補助,並在高雄取景。(高雄電影館提供)
文
項貽斐
攝影
陳仁萱
主播
智偉
應亮
高雄拍
娛樂透視
程偉豪
黃信堯
短片
趙德胤
高雄市電影館
徐漢強
以《媽媽的口供》入選去年「高雄拍」的中國導演應亮,影像創作道路曲折。2012年以電影《我還有話要說》拿下瑞士盧卡諾影展最佳導演的他,歷經4年流亡生活後從短片再出發,先憑《9月28日晴》獲前年金馬獎最佳短片,接著完成《媽媽的口供》。
應亮因拍了質疑公安體系的電影《我還有話要說》遭中國查禁、流亡香港,事隔四年,他著手將一家三口在台灣與岳父母團聚的經歷改編為影片,拍成短片《媽媽的口供》與長片《自由行》兩種版本。應亮的影片資金來源,短片有「高雄拍」,長片則得到台灣公視和其他國家投資。
應亮本來只想拍短片《媽媽的口供》,但因朋友們認為能拍長片,他也想表達的更完整,因此兩片焦點不同,長片呈現整個家庭的變化,短片則從母親的角度切入。第一次在台灣拍片的他說:
「寫劇本時就已跑遍高雄勘景,拍攝時也得到『高雄拍』和高雄協拍中心的幫忙和配合,不然長片加上短片,不可能15天就拍完。」
短片《媽媽的口供》今年先後入圍鹿特丹影展與釜山國際短片節的國際競賽,以及烏克蘭Kyiv國際短片節,在國際間引起迴響。
應亮曾隨短片《九月二十八日晴》《媽媽的口供》等片多次出席高雄電影節。
「高雄拍」的海外成績,與高雄電影節主打短片的策略有關。「高雄拍」專案顧問林妍嫻指出,高雄電影節在2011年起設立國際短片競賽與觀摩單元,透過與國際短片影展交流,建立合作網絡,累積盟友,和亞洲最大的短片影展東京短片節(Short Shorts Film Festival & Asia)有固定交換合作單元,並在法國克萊蒙費宏影展的市場展做影片推廣、放映,並給「高雄拍」創作者參展的規劃與建議。近兩年「高雄拍」短片不只在台巡迴,也於法、日、越南等地與影展單位或當地團體合作放映。
明確的定位、開放的態度、資源的統合,讓「高雄拍」有別一般公部門的影視獎助計畫,不把「出資拍片」視為一種委託機制,而有清楚的配套策略,才打造出備受重視的創作平台。
【短片出頭天一】
【短片出頭天二】
【短片出頭天三】
相關文章
《大佛》靠這招獲第一桶金 才變成《大佛普拉斯》
賺錢有術 名導曾是「獎金獵人」
諷刺虛假文化 徐漢強拍片有「爆」點
長片短片大不同 趙德胤心法大公開
科技妙喻 VR虛擬實境是觀落陰 那AR是……
【全文】招納新銳試膽 「高雄拍」一條龍闖出短片藍海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