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投公司當時是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馬英九涉嫌賤賣中投持有三中股權,涉犯特別背信罪,刑期7年起跳,加上北檢最後收網前曾向理律、眾達及李永然等律師事務所取得大批當年三中交易的合約卷證資料,鞏固三中案的證據力度,使馬英九恐難逃遭求處重刑的命運。
本刊掌握,北檢重查這樁特偵組簽結多年的三中舊案,之所以能勢如破竹,關鍵在於肅貪黑金專組檢察官事先沙盤推演各種狀況,偵訊馬英九等人外,另部署由主任檢察官及檢事官所組成的一支精英部隊,同步將馬、張及汪三人的筆錄,實況連線到一間形同作戰室的偵查庭內,交由這組人馬立即分析卷證資料及比對三方說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冷不防地直搗三中案情核心。
中投前總經理汪海清錄下上百片黨產會議記錄,並燒製成光碟保存,成為保命符。中投前董事長張哲琛證詞十分關鍵,攸關馬英九涉案程度。由於北檢檢察長邢泰釗的檢察官股別代號為天股,這套即時監看筆錄的偵查技巧被暱稱為「天眼系統」,透過「天眼」的輔助,不但可立即找出筆錄矛盾之處及案情疑點,將問題透過線上即時軟體傳送給負責問訊的檢察官,隨時修正題目再追問,讓馬英九等人難以招架,也使檢方得以從中找出案情破口。
本刊調查,天眼系統是檢方團隊辦案的技巧之一,基於檢察一體精神而來,為防止偵查機密外洩,檢方透過資訊室人員將偵查庭製作筆錄的電腦訊號,連接到其他的辦公室或偵查庭即可,成本極低,卻可發揮極大功效。
檢察官問訊時,筆錄除了透過電腦螢幕秀給馬英九等人看,也立即藉由天眼系統傳給偵辦團隊比對。除了馬英九踢到鐵板外,北檢去年6月底偵辦遠雄集團弊案時,懷疑創辦人趙藤雄涉行賄新北市議員周勝考來打通官員,首度使用該套系統就發揮極大功效,因為案情複雜,加上被告人數眾多,檢察官們透過團隊辦案,不但可在最短時間內釐清案情,戳破相關人的謊言,也能避免被告瞎扯誤導偵訊方向,或事後勾串滅證,順利將趙藤雄及周勝考聲押獲准。
北檢針對三中案傳喚馬英九,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率眾聲援。雖然天眼系統奏效,不過,讓邢泰釗念茲在茲的恐怕還是馬英九行使緘默權。因為馬英九4月27日第三度應訊時,北檢恰好召開主管工作會報,邢泰釗在會議上多次將話題繞在馬英九身上打轉,表明檢方態度立場公正,為了想讓馬英九有機會把案情解釋清楚,才會大費周章請馬再度應訊,不解他身為卸任元首,為何會在25日第二度應訊時選擇行使緘默權,不將三中案疑點說清楚。
與會人士轉述,邢泰釗在會議上還提到,刑事案件的被告選擇行使緘默權的比例極低,僅占不到10%,綜觀這些拒絕回答問訊的被告當中,又以涉及貪瀆案件居多,他舉例前總統陳水扁與南韓朴槿惠也都曾行使緘默權,但最後上法院都被判有罪。
馬英九(右)行使緘默權拒絕回答檢方提問,恐料準將遭檢方起訴。本刊調查,馬英九處理官司的作法,和當年涉及國務機要費案的陳水扁如出一轍。阿扁還沒被收押時,也是全台跑透透,向扁迷們信心喊話,不只批評檢方有立場,還痛責司法不公,面對檢方問訊,剛開始有問必答,等檢方進入核心問題,才行使緘默權。二人唯一不同的是,阿扁後來雙手上銬被押,鋃鐺入獄多年才獲保外就醫,馬英九目前仍逍遙在外。
緘默權的行使,雖是法律賦予被告的合法訴訟防禦權利,不過,這招絕非天下無敵,甚至可能走在鋼索上,一不小心恐被定罪,因為到法院一切就看證據說話!
北檢去年10月18日首度搜索中投公司,搜出上百張三中交易過程的會議錄音光碟,參與開會的有馬英九、張哲琛、汪海清、黨營事業主管及承辦人員。最驚人的是,其中恰好錄到馬英九在中視股權交易案中,涉嫌圖利買家余建新的關鍵談話,讓余建新大占國民黨便宜,使中投損失4.8億元。
余建新原本在2005年底允諾,以93億元買下三中,隔年一月卻毀約,只願購買中視。為了解決三中交易案的困境,2006年1月間,馬英九在張哲琛及汪海清的陪同下,邀集余建新談判,馬原本揚言要把三中拿回來轉賣給其他人,但余建新卻嗆馬英九說:「馬主席,你以為總統當定了嗎?」堅持要拿下中視。
時任中時集團負責人的余建新堅持取得中視,還曾嗆馬「你以為總統當定了嗎?」(聯合知識庫)當時,中投公司內部對於中視交易要採資產負債表或淨值方式的看法出現歧異,二者有高達4.8億元的價差,馬英九突然現聲決定「回饋」余建新,讓余的榮麗公司以8.9億元拿下中視,足足比前立委蔡正元報給另一買家保力達的最低價碼還短少3.1億元。
除了中視交易案有鬼,中影土地價值也被嚴重低估,尤其是合約中的分潤條款,規定中影文化城、八德路華夏大樓、新世界大樓等三處不動產在三年內出售,價格若高於約定下限,買方應將溢價部分按約定比例支付給國民黨,卻未訂定買方非賣不可的期限,或賣方得以強制購回條款,導致郭台強出資31億元,便成功入主中影,掌控百億元資產,而且事後打死不賣,國民黨也沒轍,只能成為冤大頭。
中影名下有3大不動產,包括北市八德路華夏大樓、新世界大樓及中影文化城,價值超過百億元,國民黨卻以31億元出售,疑點重重。馬英九裁示回饋余建新4.8億元,涉嫌賤賣中視。此外,中影交易過程以財報公告現值鑑價,市值嚴重遭低估、資產未全面重估即變賣、建物以老舊折損為由,自行減價6億元、整體估價後再打8折出售,均嚴重損及中影權益。
至於中廣案同樣疑點重重,國民黨華夏公司在2006年底,以57億元將中廣股權賣給趙少康旗下的好聽、悅悅、播音員、廣播人等四家公司,趙少康只願以10億元購買中廣的廣播媒體部門,包含流行網、新聞網、寶島網、音樂網等8個頻道,並先由好聽等四家公司支付2億元的簽約金,再透過五次分期付款支付8億元餘款。其中大部分都是拿中廣的盈餘股利分配給付,卻能掌握中廣公司所有權,令人不解。
中廣松江大樓是中廣新總部,臨近台北行天宮,樓高12層,建物面積約6,500坪,估計市值近40億元。名嘴趙少康否認以不當對價入主中廣,除了檢方追查有無涉及不法,黨產會也發動調查。加上黨營事業人員透露,馬英九擔任國民黨黨主席時,對於黨產處理的態度,遠比前黨主席連戰還要積極,關心的事情更多,連戰在位時,並未對黨產的處理細節詳加過問。
如今北檢出手,犯罪證據逐一重見天日,除了錄音光碟鐵證,加上蔡正元、汪海清及張哲琛的筆錄紛紛緊咬馬英九,馬面臨比教唆洩密案更凶險的處境,恐怕很難全身而退。
回應 馬辦:北檢企圖毀滅名譽
馬英九辦公室表示,馬前總統卸任公職2年以來,面對種種莫須有的指控,一向全力配合北檢偵查,換來的卻是被外界批評的疲勞訊問,及鋪天蓋地對外散布不實偵查資訊,企圖引導輿論,毀滅人格和名譽。
馬辦轉述,馬前總統認為,北檢違反客觀義務及偵查不公開,偵辦相關案件已難期公平。在本案偵查程序合法性的疑慮未釐清前,馬前總統決定行使緘默權,並重申他從政30多年以來,一向奉公守法、清廉自持,絕對禁得起檢驗。只要北檢沒有奉命起訴他,能夠公正、客觀、完整、詳實的檢視所有事證,就會知道他沒有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