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跟前二年頻繁在球場亮相,辜仲諒今年鮮少在鏡頭前曝光,時常興致一來,低調地到台中主場看球,就連四月一日看板球星林威助引退儀式,他也只是在球場的貴賓室裡,和林威助的家人碰面,就怕被媒體圍堵詢問去年季末球團風波,反而喧賓奪主。
去年中華職棒上、下球季季冠軍均由Lamigo桃猿隊包辦,戰績排名第二、第三的中信兄弟與統一獅,必須再打五戰三勝的季後挑戰賽,才能挺進總冠軍戰。戰況吃緊,中信兄弟隊中包括林智勝、蔣智賢與張正偉等五名主力球員,卻未被放入季後賽名單,因球團未立即提出合理說明,引發各界揣測,中職是否再陷假球風暴?
今年4月1日,中信兄弟替看板球星林威助(右)舉行引退儀式,辜仲諒(左)也到場關注。(讀者提供)這場季後挑戰賽中,中信兄弟靠著年輕球員組成「小象隊」,將士用命以三勝一敗的戰績挺進總冠軍賽,但仍不敵兵強馬壯的Lamigo桃猿隊,以一勝三敗輸球,而球季結束後,中信兄弟也以戰力不符為由,釋出7名主力球員。
其中,遭釋出的陳鴻文、蔣智賢、林煜清與張正偉等人組成「復仇者聯盟」,加入富邦悍將,表現穩定。球迷不滿棄將,一度灌爆球團粉絲專頁,中信兄弟今年票房亦表現不振,號稱全台擁有「百萬象迷」的球隊,開幕主場首戰進場人數竟未破萬人。
面對風風雨雨,辜仲諒直言,他今年確實不期待球隊贏球,「換血哪有那麼容易?」
一手贊助基層偏鄉棒球、一手經營職業棒球,辜仲諒會動起參選棒協理事長的念頭,一切得從偏鄉少棒球員手上的那顆棒球說起。
中信球團高層透露:「職棒球員是偏鄉打棒球孩子的Role model,是他們未來的夢想,可惜有些人苦過來、功成名就後,反而迷失了,贊助基層棒球公益,其實是辜先生希望讓職棒球員能隨時映照,讓他們莫忘初心、不忘初衷。」
辜仲諒19日當選棒協理事長,宣布將與中職攜手合作。時間回到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辜仲諒帶著幾位幕僚,匆匆南下屏東二軍訓練基地,他想,既然球隊已壯士斷腕,為今之計就是重新再找壯士,但新的壯士在哪?就從二軍農場裡找。
辜仲諒召集總教練、二軍教練、投手與打擊教練、防護員,與幾位資深球員開會,列出所有二軍球員名單,逐一針對球員的戰技、體格、練習態度與精神等指標,提出討論並製表,科學化地追蹤球員表現,以便隨時調度新血。
這場馬拉松會議,從晚上8點一路開到隔天早上8點,長達12小時。
「他(辜仲諒)不是要當那種可以主導球員誰上誰下的球隊老闆,拍桌子就能管理那太容易了,不用耗時間跟球團攪和。」中信球團高層觀察,辜仲諒想做的,是把企業的管理制度,如年終獎酬等導入球隊,「他那次去屏東是要告訴大家:『我的決心在哪裡。』」
辜仲諒出生豪門世家,英俊挺拔、帥氣多金,是許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但辜仲諒近年官司纏身,2006年捲入紅火案,不僅辭去中信金控副董事長一職,也因案發時在美國參加艾森豪獎學金活動,因此轉進日本滯留海外,打亂辜濓松一脈的接班布局。
儘管2007年11月辜仲諒回台,遭外界批判是接受特偵組條件交換指控做出「不樂之捐」,但他付出的代價卻是必須退出董事會。再次活躍於螢光幕前,多是以2004年擔任中信金控總經理期間,成立的「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身分亮相。
辜仲諒與嘉義中庄社區孩童互動、研究菜蟲。(中信提供)十多年來,辜仲諒全心投入慈善公益活動,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高人傑透露:「他想把公益活動當成企業來做,早期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概念還不風行,我們每天開會、有點沒頭沒腦地亂想,摸著石頭過河。」
早期台灣慈善公益事業,有的團體考量選票,將多數資源投注於偏鄉的老人照護,弱勢孩童獲得的資源相對匱乏,觀察此一現象,辜仲諒拍板,基金會必須先從弱勢家庭與偏鄉孩童著手。
高人傑說:「起初我們拿出banker(銀行家)那一套,計算台灣有多少弱勢家庭,目標需要花多少經費,才能讓台灣沒有飢童,我們後來才發現,關鍵出在分配不均,金援可能被家人挪用,或發生其他狀況,根本到不了孩童手上。」
為解決問題,2012年辜仲諒與台灣大學組成「台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童暨家庭研究中心智庫」,與在地社區發展協會合作,使孩童在溫飽之餘,還能有人陪伴。
中信慈善基金會今年以「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教育知毒攜手反毒反毒教育專案」,獲第14屆《遠見雜誌》CSR企業社會責任獎,辜仲諒出席頒獎典禮。攤開洋洋灑灑十幾頁資料,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多數偏鄉資源雖貧乏,但1970年代台灣三級棒球在國際發光,中小學有棒球場的比例遠高於其他運動,「我們發現,我們列為需照顧、陪伴,如隔代教養、偏鄉地區或原住民孩童,參與棒球隊的比例相當高。」
辜仲諒從小愛打棒球,這份數據引起他極高的興趣。國小就加入棒球校隊的他,國中畢業後,帶著二個弟弟負笈日本,在日本高校的守備位置是投手,並擔任副隊長。在日期間,他也常陪同來探望的父親辜濓松,觀看甲子園高中棒球錦標賽,還曾被球隊教練相中,問他願不願意留在日本打職棒?
但辜仲諒早已是中信辜家欽定的接班人,怎可能打職棒?據親近辜家的人回憶,辜仲諒向父親辜濓松報告想打職棒一事,隔日辜濓松便不動聲色地做了「處理」,要校方打消念頭。後來辜仲諒受訪時也曾提及,「若不是生在大富大貴之家,早已是棒球選手了。」
邁入第33屆的點燃生命之火愛心捐贈,今年募款金額達1.43億元。棒球是辜仲諒的摯愛,因此他在2014年推動「愛接棒計畫」,贊助弱勢學校棒球隊,成為支持偏鄉孩童向上流動的平台。
「我第一次去我們贊助的南投新街國小,記得那天我和孩子們一起打棒球,我打了個安打上一壘,旁邊有個小朋友很可愛我去逗他,問他長大了是不是想當職棒選手?但他告訴我,他只希望阿嬤活久一點。」辜仲諒說:「我這才了解這個孩子的爸媽離異,他是阿嬤養大的,若阿嬤死了,世上就只剩他一個人,這對我來說非常震撼。」
辜仲諒又舉了另一個例子。「有個孩子在學校外號叫『撿角』(台語,沒出息),棒球隊教練教他打棒球,讓這個小孩在棒球裡找到陪伴他的人、找到他的人生和夢想。後來球隊打了冠軍,教練跟我說,從來沒看他笑得那麼燦爛。」
中信慈善基金會推動的「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使孩童在溫飽之餘,還能有人陪伴。目前中信支持的愛接棒計畫,在全台資助24所小學棒球隊,同時贊助全國高中棒球大賽「黑豹旗」,串起台灣的基層棒球,並進一步接手面臨解散的兄弟象職業棒球隊。
「4年半前,台灣職棒眼看要吹起熄燈號,那時我收到許多孩子透過教練和老師傳來的簡訊,提到棒球是他們生活中的唯一寄託,所以我積極奔走,促成中國信託再次贊助職棒。」辜仲諒說:「中國信託花了很多精力跟資源在棒球上,我的目標還是想鼓勵這些小朋友,給台灣的棒球有一個好的及乾淨的環境。」
辜仲諒(左)在日本求學時,常陪同來探望的父親辜濓松(右),觀看甲子園高中棒球錦標賽。只是,他唯一的牽掛是父親。中職未創立前,熱衷棒球的辜濓松就曾成立中國信託棒球隊,1996年聯盟擴充時,以「和信鯨隊」名義加入中職成為第七支球隊,2002年改名為「中信鯨」,但2007年職棒爆發簽賭案,中信鯨有5名主力球員涉入,隔年球隊便宣布解散。
一位中信球團高層透露:「銀行是講究誠信的,跟不誠信的運動擺在一起,豈不是自毀長城?中信鯨事件之後,辜濓松曾經下令,未來公司不准再碰棒球。」
從小憧憬成為職棒球員的辜仲諒,經過多方徵詢意見後,還是違逆已逝的父親,透過中國信託贊助的華翼育樂買下兄弟象隊冠名權,並更名為中信兄弟,完成從基層棒球到職棒的最後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