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旅遊
【酒誌】直擊Vinexpo HK 20週年 酒鄉酒香求新求變 發佈時間 2018.07.06 08:0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香港葡萄酒免稅,加上是中國大陸的重要門戶,因此成為Vinexpo在亞洲近20年來最重要展地,每2年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P. Labeguerie攝) 說到Vinexpo,除了是全球最大酒展外,更是我與酒這個產業結緣的起點,2002年當我還在「某週刊」當副總編輯的時候,組上必須負責採訪全球各大展覽,當時我首度踏上Vinexpo Tokyo,不僅收穫滿滿也寫下了我個人第一篇酒的報導。
今年2018的Vinexpo HK是我直擊採訪的第3回,也是該酒展慶祝20週年,不少他山之石值得借鏡。
「歌海娜日」(格納希Grenache Day),除了深入研討此品種外,也可同時試飲到不同地區、國家產的歌海娜風味。 因適逢Vinexpo 20週年,主辦單位推出不少精彩活動,觀展者除了一攤一攤「地毯式」品飲外(其實3天根本試不完,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飲之),還能挑選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深入其中。
活動包括由大師講解,內容深入的Vinexpo Academy或是Vinexpo Challenge蒙瓶試飲。若你想認識更多業界好漢,那一定要參加Vinexpo的官方社交酒會The Blend,並記多帶些名片。
出口中國市場的冠軍法國酒Union des Grands Crus de Bordeaux,推出來自100個酒莊2015年分酒。而義大利酒花樣也不少,不僅推出Valpolicella 50週年巡迴,還由知名酒評James Suckling一同見證Solaia 2015全球獨家面世,及葡萄酒權威指南《Gambero Rosso》主辦的「三杯獎」(Tre Bicchieri)品鑑會。在台灣市場聲量不大、接觸率也低的德國葡萄酒,在會場可試到許多精彩作品,應該算是此行最大收穫之一。
Arne Fehrlage想出把葡萄酒與作曲家圖像結合行銷,同時引進德系好酒到亞洲。 義大利Tommasi酒莊靈魂人物Franco,每2年都會出席Vinexpo HK活動,今年更參與「Valpolicella 50週年巡迴」主題。 有德國葡萄酒教母之稱Julia Bertram,推出2款產量極少的黑皮諾,表現令人驚豔。 Peter Mertes一直走在葡萄酒行銷的前端,無論從頂級到普及,這回一系列的德國白酒令人驚豔。 以國家別的活動來說,世界第5大出口、第2大出口到中國的澳洲酒強勢回歸,今年他們是會展的「特邀嘉賓國」(共有159家酒莊參展),還有一場「強勁的澳洲葡萄酒市場」研討會,預估他們在2020年將成長25%。
這2款是台灣市場可見到的首彩希拉酒款。 首彩團隊劉嘉文(左起)、James Hunt、Emma在他們的布置區留影,他們還有吸引人的設計師限量款與抽獎活動。 Jerome看好澳洲酒,從南非酒銷售轉到Calabria Family Wines旗下。 Nine Stones這款2016阿德雷德的夏多尼清新,充滿果香。 以代表性的首彩(Handpicked)葡萄來說,就轉向精緻化發展,特色是酒標上都有個手掌,他們透過自己5個葡萄園、3位釀酒師,跟全球5個國家21個葡萄酒產區的精華地塊合作,透過手採概念釀造52款好酒。
參加酒展不一定都是大拜拜式、蜻蜓點水式的品飲,你也可以參加研討會深刻感受比較酒款。(J. Margan攝) 葡萄酒的新舊世界已經走過70年代的對抗態勢,如今則是一種互補競合的狀態。展會上,新世界葡萄酒,除了澳洲搶走不少光彩外,南半球績優生智利主打「為什麼年分重要?智利的膜拜酒」,伊拉蘇酒莊莊主查德維克先生親自坐鎮。阿根廷「安地斯白馬酒莊Cheval der Andes」同樣也有場冠蓋雲集的研討會,掀開酒莊的神祕面紗,釀酒師以及酒莊老闆同時在台上討論,相當精彩。
阿根廷Cheval der Andes以會展會議室,由釀酒師親自訪港,說明用不同地塊、溫度、品種所感受的差異,精確展現在酒質中。 Cheval der Andes酒莊釀酒師Lorenzo是充滿魅力、熱情且愛聽古典音樂的義大利人。 Cheval der Andes酒莊創建者與莊主Pierre Lurton現身研討會,說明自己為何眼光望向阿根廷的安地斯山腳邊。 全球最大的「星座」葡萄酒業集團今年共襄盛舉,副總裁楊祖琛親自站在Robert Mondavi的攤位前介紹酒款。 這些新世界酒莊的大老闆們,紛紛親身出席展會,表達對亞洲及中國市場的重視。包括南非酒業霸主Distill也有醒目攤位,同樣強調對亞洲市場的看重。
想成為世界頂級的酒展,當然不能只展出葡萄酒,這些年來無論Vinexpo或ProWine都有一定比例的烈酒商參展,威士忌、干邑、伏特加、琴酒、龍舌蘭、蘭姆酒都可見其蹤影。顯示在酒類貿易與銷售上,除專精領域的知識外,具備跨界通識也越發重要。所以葡萄酒咖要多喝點烈酒,而烈酒咖則要多些葡萄酒知識啊!
帝峯(Tiffon)干邑是他們生產,Tiffon是老婆的姓,第3代莊主Antoine Braastad站台宣傳以自己姓氏為名的Braastad干邑。 綜觀從2011到2021年這10年的全球葡萄酒市場,估計將成長40%,達到26.6億箱(9-litre)。2個主要的驅動市場是美國與中國,而且下個5年,中國將成為美國之後,世界第2大的葡萄酒市場,葡萄酒消耗量將大增1/3。而在酒類品項上,2個成長的明星分別是氣泡酒(含香檳)以及威士忌。
中國市場是大熱門,因此有研討會,而電商網購的零售模式成焦點,天貓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也吸引許多人關注。 11國共62家有機酒與自然動力酒生產者組成的「WOW!」(World of Organic Wines!)成形。 有機酒、自然酒集結廠商拉出獨立展區,也點出未來市場亮點。 另外一組統計數字評估從2016到2020年,中國以及整個亞洲市場,葡萄酒進口量將增加78%,其中韓國增加12%、台灣14.3%、越南10%。顯然都是利多好消息。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