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姓少年死在默園,母親與信徒許愛珍將他送到台中就醫,謊稱在家裡暴斃。許忠彥時任彰化分局偵查隊長,當時一看到詹姓少年房間就判定必有蹊蹺。許忠彥緊追不捨地問,走哪幾條道路?為何捨近求遠?為何不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或秀傳醫院?許愛珍支支吾吾,許忠彥告訴她:「妳說的,我都會調閱路口監視器,若說謊,我就把妳當嫌犯偵辦。」許愛珍嚇到了,才說出孩子是在和美鎮默園日月明功聚會所暴斃。
過了幾天,初步驗屍報告出爐,詹姓少年頭部、肩部有綑綁痕跡,手腳、頭部擦傷,肝臟萎縮、橫紋肌溶解、腎臟中毒,顯然是遭凌虐,且活活餓死。
許愛珍(右)是陳巧明的愛將之一,凌虐詹姓少年她也有參與。(東森新聞提供)許忠彥說,這是一起命案,絕非戒毒過程暴斃的意外死亡,當年因總統馬英九宣示打擊K他命,希望將毒品趕出校園,「詹姓少年吸毒暴斃」的新聞大幅占據媒體版面,警方順勢讓新聞誤導日月明功信徒,讓他們心存僥倖,以為警方雖然懷疑,但未必查得到證據。
警方不得不鴨子划水,因日月明功的信徒太團結了,警方傳訊多名與詹母往來密切的信徒,所有人都說:「沒聽到小孩哀嚎,也不知有人被關在裡面。」
更棘手的是,詹母應訊時什麼話都不說,非得等日月明功創辦人陳巧明來了,才願意回答。但偵訊時,陳女不斷插嘴,詹母也說:「對,就是老師說的這樣。」甚至還會用眼神請求陳的指示,好像受到脅迫。可是一旦警方請陳離開偵訊室,詹母又行使緘默權。一位小隊長說:「沒見過這麼詭異的情形。」
後來,許忠彥決定「夜襲」,出其不意發動夜間搜索,將在默園的大人、小孩隔離偵訊。許忠彥說,孩子不會說謊,且大多不甘願來這裡,所以誠實說出有看到或聽到詹姓少年挨打,叫得很悽慘,陳巧明都在場。
警方「夜襲」搜索默園,將大人、小孩隔離偵訊,取得關鍵證詞。另外,彰化縣刑警大隊小隊長楊啟文也透露,負責偵辦此案的檢察官李秀玲,不厭其煩地與詹母溝通,終於突破她的心防。詹母哭著告訴李,都是陳巧明主導管教孩子,但孩子脾氣倔強,賭氣不吃飯,大家才會下重手,把孩子弄死。
楊啟文說,陳巧明對信徒控制嚴密,每次信徒被傳訊,回來後必須把警方問些什麼?怎麼回答?一五一十交代清楚,而陳自己在應訊時,總是裝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警方後來還查出,信徒們曾在陳巧明主導下,離開被警方監視的默園,跑到國道三號清水服務區串供,難怪一開始警方偵訊困難重重。
根據本刊調查,日月明功創辦人陳巧明,原本在彰化市開舞蹈社,教芭蕾舞多年,在當地小有名氣,她自稱與丈夫離婚後,體悟了真正的人生價值,為讓更多人受益,才將舞蹈社轉型為心靈教室。
陳巧明的靈修課程,宣揚已婚婦女應該離開家庭修練、自身利益比家庭親情更重要、家庭只是附屬品等理念,利用中年婦女對婚姻的不確定感,大肆吸收已婚會員,並強調:「日月明功最好,自己最好!」陳要求學員必須分享日月明功有助於工作、心靈成長的心得。如果講不出具體內容,就得在全體學員和陳巧明面前認錯,陳也會安排學員集體譴責認錯者,甚至當眾賞耳光,並要求寫悔過書,利用集體力量洗腦,達到控制信徒的目的。
詹姓少年的姊姊告訴警方:「陳巧明要求學員必須尊稱她為Sunshine(陽光),視她為人生方向,若沒把她的話當聖旨就會被打罵,我就被打過巴掌。」
詹母(左)原是賢妻良母,迷信日月明功後,搞得離婚收場,全家人對她都不諒解。(翻攝畫面)本刊調查,詹母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下被徹底洗腦,她常要求詹家姊弟不得質疑陳巧明,甚至要求丈夫也必須去上課,詹父受不了太太家事不做,成天靈修,還常把Sunshine掛在嘴邊,最後選擇與太太離婚。
詹母見丈夫不願入會,接著又強迫兒子、女兒參加,但女兒一滿十八歲就躲到父親住處,不願再參加日月明功,當兒子也想用同樣模式逃離陳巧明的魔爪時,詹母卻抓狂,並以親情勒索兒子,逼他參加靈修。
陳巧明從詹母口中得知詹姓少年不服管教,便要她將孩子帶來默園,同年5月18日,詹姓少年欲返校打掃,提早一小時出門,卻被陳巧明懷疑說謊,不斷掌摑質問行蹤,還發動信徒「公審」詹姓少年。
詹母(左)原是賢妻良母,迷信日月明功後,搞得離婚收場,全家人對她都不諒解。(翻攝畫面)陳巧明與信徒以水管、細竹子鞭打詹姓少年,並綑綁其雙手雙腳,囚禁在不到5坪的小房間裡整整18天。少年曾跪地哭求媽媽救他,但詹母竟然還是盲目相信陳巧明的管教方式,甚至愛子慘死,仍一心袒護教主。辦案人員說,不孝子見多了,但當母親的狠心至此,實在罕見!
詹母的妹妹也說,姊姊受到日月明功影響甚深,性格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疑神疑鬼,陳巧明教她要「防小孩、防先生」,她才會懷疑小孩吸毒,為讓孩子「重回正軌」,以激烈方式管教,沒想到卻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詹母(中)審訊時表示非常害怕陳巧明,一度在法庭崩潰大哭。(東森新聞提供)2016年3月,此案定讞,陳巧明被依「私行拘禁致死」等罪判刑13年,詹母判刑4年半,其他共犯判刑3年8個月到4年不等。如今詹母已假釋出獄,本刊走訪詹家,大門深鎖,鄰居說,詹母的前夫與女兒已經回老家,詹母因為愧疚,在外獨居,偶而會去探訪女兒。
儘管陳巧明一夥人已受到司法制裁,但詹姓少年無辜枉死,已讓這家人心中留下無法磨滅的傷痕。
默園小檔案
彰化和美的陳家洋樓又稱為「默園」,1916年時由抗日作家陳虛谷之父陳錫奎所建,占地5千坪,屬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地基相當堅固,經歷八七水災與921大地震依舊屹立於此。八七水災時,默園成為鄰近地區民眾的避難所,陳家不僅提供場所,也施粥救濟,在和美擁有積善之家的美稱,是和美重要的景點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