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在菸霧接觸危害相關研究方面,衛福部指出,菸草控制期刊2018年的報告,則整理了各種加熱式菸品的主流煙、側流煙及人體試驗測得的尼古丁、有害及潛在性有害物質(harmful and potentially harmful compounds,HPHC)的相對含量(相對於標準菸品),發現加熱式菸品在人體試驗中測得有害及潛在性有害物質(HPHC)的相對含量,皆大於使用機器測驗的含量,尼古丁含量在85%~113%之間,也遠大於機器測試的含量。
此外,2018年5月,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院(The Netherland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RIVM)公布的新聞稿指出,雖然對於短期與長期的健康影響在研究上還無法有結論,但可確定的是加熱式菸品的排放物仍含有致癮的尼古丁、致癌物質,以及其他物質。加熱式菸品的排放物雖然較傳統菸品的煙霧來的少,但不代表對健康的危害一定相對地低,各物質危害性因攝入量而有不同。此外,並非所有排放物中的物質都被測量,因此對於健康的風險與評估影響,研究資訊仍相當有限,但可以確定的是,加熱式菸品的排放物,會刺激或導致肺部細胞的損傷。
衛福部也發現,依據中國國家菸草質量監督及檢驗中心(China National Tobacco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re)於2018年在《尼古丁與菸草研究》(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期刊公布其獨立研究報告發現,雖iQOS釋出物(delivered releases)比傳統標準測試菸品之煙霧降低至少80%,但焦油、尼古丁則幾乎相同,且可能產生其他危害,包括以及含有特定的羰基化合物、阿摩尼亞、亞硝胺(N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