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進一步指出,這陣子不只自家公司如此,連同業也都是類似狀況,可見打算移民台灣的港人比想像中更多,「你知道嗎?以前我們一個禮拜才20通電話左右耶,現在等於一下子多了13倍。」
港人移民台灣的風潮其實並非首次發生,根據移民署統計,2013年以前,每年港澳來台居留、定居人數停留在3000人上下,「占領中環」開始突破5000人大關,「雨傘運動」後更是暴衝至8203人的歷史高點;而此次「反送中」聲浪下,今年1至5月港澳來台居留、定居人數已累積至1950人,較去年同期年增幅度將近2成,且6月移民態勢有增無減,足見新一波的移民潮已然成形。
過去1個多月,反送中運動將港人的移民情緒推向高點。圖為21日晚間反送中遊行結束後,元朗地鐵站大批白衣惡煞持棍棒痛毆民眾。(翻攝網路)過去1個多月,反送中運動將港人的移民情緒推向高點。圖為21日晚間反送中遊行結束後,元朗地鐵站大批白衣惡煞持棍棒痛毆民眾。(翻攝網路)此外,香港中文大學在2018年的一份調查更指出,高達34%的香港民眾表示,若有機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主因是當地政治爭拗太多、社會嚴重撕裂,以及感覺居住環境擠迫、制度不民主等等,其中,台灣更是港人移民亞洲的首選。
被問起最初想要移民台灣的原因,王伯也給出類似答案,「主要是人口問題啦,因為香港每天開放150個大陸人移過來嘛,20年就100萬人,那種感覺就好像說,你們台灣的人口突然間變成10倍一樣那麼可怕,你想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對一個比台灣北部還小的地區,一下子把人全灌進去─死定啦,交通負荷不了,學校負荷不了,連醫療也負荷不了,所以香港人才每天過得很壓迫啊。」
王伯舉例,自己去年曾因腹痛到醫院掛號,結果光排隊就等了8小時,過程苦不堪言,「我自己抱著肚子在那等,嘴裡唉呀唉呀叫的,結果一看,旁邊每個人都一樣,大家臉都是皺的,看起來很痛苦,但也只能忍耐,你以為那天人特別多嗎?不是的,每天都這麼多,如果是複診喔,跟你講,預約半年、一年後很正常,這就是我們現在每天生活的香港。」
香港人口密度是台灣的10倍,看病動輒要等半年、1年。(翻攝自爆廢公社)對於心中積壓已久的鬱悶,王伯是這麼形容的:「好像我們香港人在這塊土地上累積那麼久的養分,突然就被人家抽乾了。大陸那邊的人一直用錢來搶我們的養分,搞到最後,整個香港只剩下錢,根本不能住人的。」
「所以啊,其實我們會想移民來台灣,不是因為這裡的繁榮,是看好這裡自由,還有大陸人不會一下子全擠進來,至少,現在台灣還是少數沒跟大陸低頭的國家嘛,對不對。」他強調。
林耀宗則觀察到,此次移民潮除了最早的退休族,以及2017年移民的提早退休族,似乎還多了一批新面孔,「反送中這一次有點不一樣,出現一批30幾歲的人,他們也開始搞移民,甚至還有20幾歲的人請爸媽幫忙搞定投資移民金額。所以,香港現在可以說是老中青3代都在出走的狀況。」
在高壓情緒下,有調查顯示,3分之1的香港人都想要移民。(東方IC)根據了解,港人來台購屋主要集中在新北市淡水、林口和台中等地。信義代銷專案經理范錫達就說,反送中遊行後,前往淡海新市鎮「宏盛新世界」看屋的港澳客人數確實變多;台灣房屋林口加盟店經理吳瑜祐也提到,6月以來,港澳客約占該店來店人數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台中方面,住商不動產七期朝富加盟店店東陳俊雄則稱:「港澳客的比例上升1到2成。」本刊調查發現,香港人退休來台買房有個大概輪廓,一般人會選擇淡水,仍須工作的則以林口為首選,但資產較雄厚的族群更愛台中。
劉頌熙 移民時間:2014年 移民方式:姻親團聚除了王伯,本刊也找到上一批來台的港人,今年35歲的劉頌熙就選在雨傘運動後移民,如今已在台結婚安居,且擁有自己的房產。
他回憶:「來台灣前,我在香港當過10多年的房仲,原本是想在元朗那邊買10幾坪的房子,要新台幣4、500萬元,可是2008年開始,大陸的錢源源不絕來香港買房,好像錢都不是錢一樣,等我存到500萬元,房子已經漲成3000多萬元了,這是我想離開的原因。」
「後來雨傘運動,我感覺香港是逃不開大陸人了,就決定把錢帶來台灣生活。」如今,劉頌熙用當時的存款在淡水買了新房,是一間20多坪的住宅大樓,「已經很舒服了,還可以看到海景。」
港澳移民台灣方式中,最多人詢問投資移民。(翻攝自《香港晴報》)劉頌熙的說法讓人不禁好奇香港房價究竟多貴?根據世邦魏理仕最新統計,2019年香港的住宅平均要價新台幣3838萬元,已成為全球最貴城市,不僅是第二名新加坡的1.41倍,更遠勝上海、溫哥華、深圳、紐約、洛杉磯、倫敦、北京和巴黎等一線城市,房價之高無庸置疑。
Foley夫妻 移民時間:2017年 移民方式:投資移民同樣在淡水買房的,還有淡海美麗新廣場的「拉提莎手工泡芙店」老闆Foley,他2年前帶著太太、2隻狗一起辦理投資移民來台,「我喜歡這裡是因為很像香港,風景不錯,有山有水,那時候是900多萬元加車位,我買到權狀20坪的新大樓,這個錢在香港連很小的套房都買不到。」
港籍人士Foley投資移民來台,在淡海美麗新廣場開設泡芙店。被問起為何港人都愛在淡水買房,住商不動產淡水中山加盟店店長盧進和說:「淡水比較像他們的故鄉,有海景,而且在居住品質、環境上,CP值也比較高,其實有點睹物生情,是個人情愫的移轉啦。」
淡水地理位置像香港,成為不少港人退休首選。他指出,受香港地鐵文化影響,一般淡海輕軌沿線的大樓較受港人青睞,「像濱海義山站、淡水行政中心站那邊就滿多的,主要是群聚現象,他們喜歡屋齡10年內2到4房的物件,預算在700萬到1500萬元。移民淡水的香港人在40歲到60歲間,很多退休族,也有些投資移民在這邊開店,這裡有不少正宗燒臘店都是港仔開的。」
除了淡水,林口、台中也是港人聚集重鎮。針對港人在林口購屋,吳瑜祐分析,由於當地鄰近桃園機場,又有捷運直達台北,交通比淡水更勝一籌,「我們遇到的比較多是自由工作者,可能是投資股票的,可能是網拍的,像我們上次成交的客人還是藝術工作者,所以他們選林口,要出去有機場、有捷運,都很方便。」
林口交通便捷,適合移民後仍需工作的港人。「港人主要集中在機場捷運A9站一帶,比較有錢的會買在A9捷運站到忠孝路、三井outlet周邊,每坪3、40萬元;其次則是仁愛路前後,約2、30萬元;中山路以後最便宜,一坪只要20萬元上下,屋齡高,17、8萬元都有可能。這邊價格會不自主地按照位置區分,分得很清楚。」他補充。
台中方面,陳俊雄則提到,港人多半選在西屯、南屯區購屋,「他們可能都有做過功課,以目前來講,考慮生活機能、住戶品質、重大建設等等,主要集中在中科、七期、八期、十二期、五期這些地方,他們的預算大概在1000萬到1500萬元之間,比較多人買3房加車位。」
台中豪宅區也受港人青睞,多半由資產豐厚的退休族入住。「來台中的,以40歲到60歲居多,主要是半退休或已經退休的族群,年輕人比較少見。基本上,過來這邊都是不需要工作的人,但是他們可能會台灣、香港來來去去,台中到香港有直飛嘛,所以這裡很適合他們。」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