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台灣社會還是逐漸進步,我們開始採訪到青少年談到自己的父親如何變成阿姨,但是愛還是沒有改變的故事。媒體也開始報導,男老師勇敢出櫃,變性成為女老師,終於成為自己的過程。2014年,我認識了小捷,小捷原本是個女生,但是從小就覺得自己是男生。她因為全家跟著父親到英國讀博士,國中就在英國讀書。為了探索自己是誰,當父親後來拿到博士學位帶全家回國,16歲的他,堅持一個人留在英國。畫畫是小捷的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他的生活,在英國11年,除了念藝術,她一直試圖弄清楚自己的性別認同。
我們第一次約訪時,他剛從英國拿到藝術碩士學位回台灣,他在英國開始服用荷爾蒙,那時的他已經是個男孩的樣子。因為畫畫畫得很好,漫畫公司老闆很欣賞他,很接受他,也給了他一份不錯的薪水。小捷開始存錢打算做變性手術。從2014年到2019年,我一路看著小捷在服用荷爾蒙幾年後,開始接受兩位精神科醫師的評估,在台灣進行移除胸部跟內生殖器的手術,到後來以一個男性生活的全部過程。我看到了一個憂鬱的男孩,最後如何因為找到身心平衡,與自己和解,終於找到自己的過程。他也持續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展現他的繪畫才華。他的作品充滿陽剛野性與活力。
今年八月,存到一筆錢後,他到了澳洲,希望趁年輕多看看這世界,並學習更多的媒材創作。最近,他剛找到一家紋身店的工作,開始他海外的探險生活。很少見這麼勵志的跨性人故事。
到底一個人為什麼要跨性?起先小捷是不知道有跨性的。在英國,他原以為自己是女同志,他跟女同志交往過,但是他不喜歡他的女朋友喜歡他的女性身體。他曾告訴我,他不喜歡陰道,對月經很反感,覺得自己又沒做錯事,為什麼會受傷流血?他希望,女朋友喜歡他,是因為他男性的特徵跟性格。他也很渴望以男性角色在原生男人的世界裡生活,跟他們互動。
還有看A片時,小捷會很強烈的把他自己想像成男性的身份,很深刻的希望自己是擁有陰莖那個角色。在男女交往上,他喜歡異性戀的女性,但是她們通常比較會被擁有男性特徵,像身材比較魁武,聲音低沈的人所吸引,可是小捷沒有這些特徵,他不知道要怎麼去吸引他喜歡的那一類女性,讓她們注意到他。
他非常矛盾,經常心情低落,但是他當時並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到大二,他跟美國一個女性網友談他的感受,說自己有很強的認同自己是男性,對方跟他說,有女跨男的管道,小捷才發現他可能是跨性者。他開始查資料,在英國找到一個FTM女跨男的團體,每個月有聚會,當時小捷很害羞、很安靜,他閱讀他們寫的書,覺得他們怎麼敢出櫃?小捷後來很感謝他們,因為如果沒有女跨男的朋友寫這些書分享,辦這些活動,他根本得不到這些資訊,找不到出路。
小捷也很慶幸自己懂英文,才有辦法讀到這些資訊。他說:「那些出櫃的女跨男無私地跟我分享他們的經歷,也讓我比較有自信跟依靠。所以我開始跨性後,也覺得我可以幫助很多人。我知道困惑的痛苦,自己的性別認同無法得到支持,會覺得世界拋棄自己,會變得極度憂鬱,嚴重會想自殺。」
在做完移除生殖器官手術後,三年來,小捷很認真積極的健身,現在的他已經是個有胸肌的成熟男性,他過得快樂自信。如果不提,旁人很難知道他經歷過的事情。最近我又訪問了小捷,如今回想沒跨性前的痛苦,更可以清楚的看到他跨性前後的變化。在這裡我放他一段採訪錄音,大家可以聽聽他怎麼說:
「沒有人理解,會有點想自殺,每個跨性別都有考慮過吧。好像沒有出路,在黑洞裡,做什麼事都無法專心。那個東西很重要。我還是可以猛工作讓自己稍微忘掉,可是晚上會想到,會流淚,陷入憂鬱。每個人體驗不一樣,有的更嚴重,我晚上會哭,大概每兩天哭一次,使用服用荷爾蒙前一段時間。覺得我沒辦法活出自己的感覺,沒辦法用真正的自己在世界上跟人互動,我覺得很不舒服。」
小捷在英國開始使用荷爾蒙,使用荷爾蒙後,他的身體開始變化,月經在服用荷爾蒙第二個月就停掉了,聲音明顯變粗,脂肪移位,所以小捷臉的線條變得比較尖銳、有輪廓。然後他也慢慢長出小鬍子,出現喉結;體力也變好,陰蒂變大。他笑說,感覺自己好像有個小陰莖。
服用荷爾蒙一段時間後,小捷用視訊開始跟母親雲秀出櫃,說自己想當男生。從小小捷就是個很貼心的女兒,但是小捷的父親是軍人,非常威權,雲秀知道女兒受不了父親,很早就放手讓小捷在英國獨立。問雲秀第一次聽到女兒說他想當男生的感覺,她說,小捷小時候做什麼,她都支持,現在當然也一定要支持女兒。但是,他要怎麼跟先生說呢?在她內心裡,他有一點遺憾,因為女兒從小就很漂亮,有才華,她覺得,當好好的女生不是很好嗎?為什麼想當男生呢?
直到雲秀做了一個夢,他夢到女兒死了躺在那邊,她一直哭,覺得女兒只要活著就好,當男生女生都沒關係。雲秀哭著醒來,他想到女兒曾跟他說,自己做夢變成男生,好高興,可是醒來摸到自己女性的身體,痛哭。雲秀覺得自己也許無法完全理解女兒想跨性的心情,但是她一定要支持他。他跟先生說了這個夢,兩人決定接納小捷跨性。
為了進行手術,小捷回台灣接受兩個精神科醫師的評估,父母都陪伴一旁,後來移除女性乳房、內生殖器,母親也一路在旁邊陪伴照顧他。我問小捷的媽媽,對女兒跨性的看法。她說:「現在講到跨性,我還是很難過,因為我把他女生的照片拿出來,真的很漂亮啊,並沒有男人的樣子,為什麼不好好當一個女生?我一方面這樣想,但我另一方面又想,雖然他已經跨性成為一個男生,但是他女性那種體貼細膩,我們兩人感情之間的細膩並沒有消失。
我自己也是母親,我想像如果是我,面對孩子要做跨性手術,我應該會很難過,我問雲秀,當小捷拿掉子宮卵巢跟內生殖器時,他是什麼想法?她説:「其實也是兩種想法,我自己四十二歲子宮就切除了,他沒有月經,真的是很舒服。因為他每次月經來,脾氣都很不好,我也可以想像包一個,又弄到褲子什麼的,我自己都不舒服。可是我又想到,從此以後,她要有孩子都沒了,因為他長得漂亮,如果他生一個孩子像他一樣,又很會畫畫學藝術,一定很棒,但是沒有了。」
小捷又怎麼看自己再也無法生育這件事呢?他説「假設我是原生男,我可能會想有,可是因為我是跨性別,我很難想像我自己懷孕,小孩子從我這裡出來的感覺。我知道國外有些女跨男會想體驗懷孕,可是女跨男有很多種,我是那種不想體驗懷孕的女跨男。月經和懷孕在我身上發生是不自然,甚至有點噁心的事。」
手術後,小捷身心平衡,快樂很多,我問他,有些跨性人會想完全抹掉過去,他會嗎?小捷説:「我剛使用荷爾蒙那段時間,剛開始跨性時,我會有這種激烈的心理感覺,可是現在不會了。我覺得這需要勇氣去包容這件事,真的發生過,我也經歷過的這段回憶。跨性別沒有『好』或『不好』。以前我會覺得,為什麼我跨性別?是我上輩子做了什麼事?可是現在我覺得說,我就是一個生命,每個生命都不一樣,有男有女,也有偏女性的男性,偏男性的女生,或者偏中間,也是有陰陽人啊,都存在。以一個中性眼光看這件事,我也以中性的眼光來看我自己」
小捷原想重建一個完美陰莖,但是考慮目前手術不成熟,因為只要有一點問題,他都無法接受,既然現在他已經可以好好生活,所以暫時不考慮手術。他覺得目前靠自慰滿足性需求,沒有男性生殖器也ok。
我永遠難忘第一次訪問小捷時,跟我講的一句話,那時他還沒跨性,談到一路找尋自己是誰的辛苦,「當別人看你就是個原生女,只有你內心知道你是男生,如果連你都不相信自己,支持自己,還有誰會支持你?」小捷走出來了,因為過去從別人那得到很多幫助,後來他也自製幾支影片,想幫助對性別認同有困惑的人。在其中一部影片中,他曾這樣建議有性別認同障礙的朋友:「有人問我,說他對平胸手術,服用荷爾蒙很感興趣,我回他,不管是T、女同志,不管哪個性別,不是我可以告訴你,是你要自己去挖掘,大家都有自己的心靈跟身體,我不會跟你貼標籤,而是由你告訴我,你是什麼。」
常常我們認為的正常,對其他人卻是受苦,當我們理解後,我們會支持他們做自己就好。理解讓我們變寬容,記者做的就是幫助人理解,這是記者工作的價值之一。
下一季 podcast 我要來談幾個女人的遭遇,他們從充滿控制的婚姻、父權、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出逃,有人開始成長覺醒,有人則從一口深井跳到另外一口深井。這其中一個故事就是小捷的媽媽雲秀,在雲秀支持女兒成為男人最重要的幾年,其實雲秀正歷經先生外遇、婚姻的風暴,後來換小捷幫著媽媽走出長年依賴先生的家庭主婦生活,開始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