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舉例,製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時,他得把自己想像成李安,「這很痛苦。我得去思考,李安在這個場景會放多少視效?」
比爾解釋,視效的成本不在於「做什麼」,而是「做幾次」。預算不能編太緊,因為最終花的錢一定比預期多。他也得評估不同方式的優缺點,找出最好的方法完成視效。例如《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中的獅子,要用全數位或其他方式做?或者《少年Pi》到底要不要用真老虎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