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大賣台積電,但身為台股中流砥柱的台積電買盤始終有撐,原來是壽險公司早已悄悄進場布局,根據統計,光是農曆年後到上週五,國泰人壽就回補台積電近萬張,加碼近300億元,富邦、新光人壽也各自加碼買超台積電超過百億元,中國人壽和台灣人壽也分別買超台積電超過10億元,市場初估,光是農曆年後,5大壽險公司就加碼台積電逾18萬張、超過500億元。
「壽險公司先前為美化帳面,大賣台積電獲利,隨著農曆年後,台股受到疫情衝擊,持續走跌,壽險公司都已陸續進場大買台積電。」金融圈高層對本刊透露。
雖然外資大賣台積電,但因台積電體質佳,吸引5大壽險公司進場接手。該名高層解釋,去年壽險業大賣台積電股票,用來彌補利差損問題。但賣掉了台積電這隻每年都有股息貢獻的金雞母,反而讓壽險業少了穩定獲利來源,農曆年後,眼看外資大賣台積電,壽險業者乾脆趁低回補,以免接下來海外債券爆出贖回潮,可能讓壽險業的利差損擴大,屆時兩頭空。
除了台積電外,5大壽險公司也各自加碼台泥、亞泥、鴻海、金控股,讓台股相對抗跌。對照各國股市走勢,從農曆年後到上週五,美股重挫逾9千點、跌幅逾3成,日股、韓股也大跌逾3成,相比之下,台股才跌23%,明顯買盤有撐。
像是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就在上週法說會坦言,這波台股下跌,國壽已進場加碼不少,目前現金部位高的國壽有機會在股市波動時找最佳投資標的,風險成本也比去年第二、三季降低10到20%。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也說,國壽部位現在是「進可攻、退可守」。
據國壽去年底資料顯示,國壽現金部位約2370億元,去年減碼台股達1090億元,手上未實現利益也高達1100億元,法人認為,國壽今年加碼台股的銀彈至少上看千億元。
央行為了穩住台灣經濟,宣布降息1碼,對中小企業而言資金可望較寬鬆。圖中為央行總裁楊金龍。早在李長庚說要進場買台股前,國壽就已買進台積電,「農曆年後,政府其實並沒有進場護盤,直到上週四宣布國安基金啟動後,8大行庫才真的動起來,台股表現相對抗跌,其實是因為壽險業者已回補台積電、金控股,才讓台股相對抗跌。」金融圈高層透露。
國安基金上週五正式啟動買盤後,主要鎖定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台塑、統一、大型金控、和碩、可成等指標個股,國安基金目前規模約5千億元,其中,3千億元是4大基金,另2千億元是國庫向銀行抵押融資資金。
政府雖已啟動國安基金,仍憂銀彈不足,金管會便打主意到壽險業身上,為鼓勵壽險7兆資金挺進台股,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透露,要保險局研議調整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的台股係數及相關規定,種種舉措就為護台股。
雖然壽險業者和國安基金相繼啟動進場,但造成全球金融震盪的新冠肺炎仍在世界各國蔓延,全球染病人數也已超過33萬人,死亡人數則超過1.4萬人,讓市場瀰漫恐慌情緒,面對台股後市,本刊訪問多位學者專家,看法普遍悲觀,就連一向樂觀的證券業界,看法也趨保守。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在疫情尚未止住的狀況下,投資人最好還是「停看聽」,這次和金融海嘯不同,當時是金融市場出問題,進而影響需求面,靠著QE(央行量化寬鬆政策)就能救市,等大家情緒緩和後,需求也就能恢復;但這次是疫情導致需求出狀況,就算QE,也只能防止金融危機,除非有新藥,否則情勢都不會穩定。
最近國內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暴增,也衝擊投資人信心。曾在外資操盤的知名投資人郭恭克對後市也不樂觀,因為國安基金護盤雖可穩定人心,但不代表疫情影響就此消失,「美國才剛爆發,數字也一直攀高,會擴散到什麼程度都還很難猜測,我認為第2季全球經濟應該會負成長。」
加上各國政府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短期都已失靈,民眾就算拿到政府發放的現金也不敢到外面旅行、消費,短期內很難看到成效,而全球經濟下滑,部分企業恐怕會爆發財務危機,尤其是債信差、體質弱的公司,「全球高收益債現在是高風險的商品,要很小心。」郭恭克警告。
受到疫情衝擊,美股上週創下金融海嘯來單週最大跌幅。(東方IC)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則認為,全球股市重挫主要是因為金融市場流動性出問題,股票、債市、黃金都在跌,「流動性問題沒解決前,全球股市仍會動盪。」
那投資人又該如何面對台股後市?儲祥生認為,台股應該不會再出現一次殺到底的大幅波動,「接下來可能就是每天修正2到3%,底部會慢慢建立。」至於選股,「跌深個股還是可以加碼,因為政府救市會挑選大型權值、金融股。第一波一定是大型股先反彈,其次才是體質好、中小型電子股,最後才是傳產,投資人可以電子股為主。」儲祥生建議。
李鎮宇則建議投資人,國安基金進場後,台股仍會盤整一段時日,投資人可以等到美元指數回到100以下,或是5月中疫情較緩和時,再進場為宜。他預估,到時全球會QE,又重新吹起新一波泡沫,投資人可以挑選資產股、高現金殖利率龍頭股、黃金、房地產等實體金融產品,相對抗跌。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一向熱鬧的紐約街頭也難得出現冷清情景。(達志影像)郭恭克觀察,一旦恐慌指數見到高點,開始反轉下來後,股市就會出現真正低點,「像SARS、金融海嘯時,一定要等恐慌指數見到高點,反轉下來一段期間,最惡劣的時候已經過了,在股市低點時布局,相對安全,如果在國安基金進場後就跟著追高,是相當危險的。」他說。
富蘭克林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也認為,拉丁美洲、義大利等股市跌幅都達到4成,台股卻只跌2成,表現算是相當抗跌。「投資人持股比例太高的還是要逢高調節,現金比重控制在五成附近,等到第二季落底時分批買進,畢竟,台股雖然已經到10年低點,但若恐慌情緒飆高,台股還是有機會看到8千點。」羅尤美觀察。
「目前美國的情勢最緊張,如果疫情可以很快控制住,台股在10年線附近應是低點,定期定額的投資人可考慮慢慢進行長線布局,買進國安基金護盤對象、股息配得不錯或體質好的公司。」羅尤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