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收入全數繳回國庫 台灣影展還向日本申請補助
發佈時間2020.04.30 05:59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TIDF每屆為期兩年的專案計畫,全由文化部編列預算,經費不足時林木材會向國外找資金。「其實(經費)每屆都不夠,原因在於影展的規模和觀眾的參與度,這幾年成績是好的。規模要擴大,預算就會一直往上攀升。但是文化部的補助案基本上是維持一定的金額,不會減少,也不會增加。」林木材說。
台灣為紀錄片工作者提供豐沛資源,圖為吳梓安新作《此岸:一個家族故事》,該片入圍本屆TIDF亞洲視野競賽。(TIDF提供)TIDF每屆為期兩年的專案計畫,全由文化部編列預算,目前為新台幣3,000萬元。這幾年影展規模和觀眾參與度逐漸提升,經費難免不足。今年若不延期,估計會超支300萬元。由於文化部經費固定,林木材必須想辦法申請其他補助或贊助。例如本屆規劃沖繩導演高嶺剛的回顧展,便向日本國際交流基金(Japan Foundation)申請資金。
近年TIDF的觀眾約為2.5萬至3萬人次,其中很多來自鄰近的日本、泰國等,主辦單位邀請的國際外賓約有150—200位。因票價不高,票房收入每年約2、300萬元,全數繳回國庫。
林木材表示,台灣紀錄片環境與亞洲各國相比,資源相對豐沛,不但政府有補助,也不缺播映管道,紀錄片工作者生存不是太艱難。加上言論自由,創作者取材角度可以很廣,也能談到核心問題,不像泰國或菲律賓政府對於影片審查嚴格,很多導演拍完片,當地觀眾根本看不到。
既然台灣為紀錄片工作者提供肥沃的土壤,林木材建議有意投入者不要遲疑,不一定找到資金才拍。「因為時間不等人,很多東西稍縱即逝。另外,紀錄片沒有既定的樣子,家庭錄影帶、日記或成長故事都可以變成很好的題材。在不設限的狀態下發揮特性,便是最動人的力量。」
林木材小檔案
- 1981年生
- 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畢業
- 從事紀錄片評論與推廣、策展等相關工作,著有《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一書,現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創辦於1998年,兩年一屆,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和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
- 競賽獎項:11個
- 總獎金:2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