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彪原本是中國政法大學講師,因批評中共人權議題而失去了教職、多次被軟禁、被失蹤。2013年他得到香港中文大學的工作,不過北京開始對參與「新公民運動」的異議人士展開大規模逮捕,在人身安全受威脅的情況下,他透過「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的推薦而離開中國,在哈佛法學院擔任訪問學者。
不過過去十年來,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急速增長。在2010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它的科學論文發表數量超越了美國。權力關係的變化升高了美中的緊張,也威脅到哈佛與中國的特殊關係。北京當局加強對境內和境外異議人士的鎮壓行動,美國 FBI 則對中國企業與學術間諜展開一連串調查,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李伯(Charles M. Lieber)因隱瞞參與中國海外徵才行動、收取中方研究資金而遭到逮捕,更一度成為轟動媒體的消息。
哈佛校方也承認,於中國同時既交往又批判的立場,外界看來可能有些矛盾。不過副教務長艾略特(Mark C. Elliot)在哈佛校刊的訪問中說,哈佛並不是政府,而是一所大學,這個立場容許各種觀點相互衝撞,同時仍可贏得被批判者的尊重。他說:「哈佛對任何議題並沒有政治立場,它只對學術自由會採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