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旅遊
【酒誌】化外之境・島民一心 直擊蘇格蘭島嶼區吉拉酒廠(上)
發佈時間2020.06.05 10:5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吉拉(Jura)酒廠的前身早在1810年就建立,一直以來都是島上的經濟、生活重心。但現代吉拉卻是1960年代才重新生產,在這化外之境重新凝聚島民的心。
不過,真正讓吉拉有爆發性成長的故事,卻在近20年才發生,沒有登島無法體會故事的精髓。
我曾去過艾雷島3回,最早的一次在2004年,這3回都眺望著對岸的吉拉島上的火山雙峰,卻無緣登島。只因,那3次吉拉島都不是目的地,所以「只限遠觀,無緣登島」。
直到這回,有機會再度造訪艾雷島,此時艾雷島反倒成了過客,為的是跳島造訪這次的目的地吉拉島,體驗島民生活並採訪吉拉酒廠。就這樣一路從格拉斯哥飛小飛機到艾雷島,再從艾雷搭渡船登陸吉拉,實踐了多年的想望。
酒廠的遊客中心一週開5天,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半,導覽1天只有2梯次,而且要事先預約。吉拉酒廠裡的磨碎麥芽在這島嶼上,準備開始踏上旅程,並轉化成一滴滴令人神迷的佳釀。6個不鏽鋼發酵槽,發酵的時間約54小時,可以獲得8.3%的麥酒汁(Wash)。酒廠容量5噸的糖化槽頗高,必須爬梯子,旁邊掛的是照片卻刻意做成觀景窗模樣。1963年4月26日酒廠重新開幕的時候,4位關鍵人物的合照Lord Polwarth(左起)、Tony Riley-Smith、W. McEwan Younger、William Delme-Evans。1994年酒廠員工與狗狗的合照。踏上這鹿比人多(島上約200人)的化外之境,早知會是一番悠閒,但卻沒想到是「如此」悠閒。酒廠經理葛拉漢的解說得久且仔細,然後進了飯店沒有集合時間,沒有活動範圍,雖然我們只在這裡住上一夜,卻找不到急迫的誘因,坐在靠海的舒適角,望著天光逐漸呈現魔幻色澤,頓時覺得自己好像也成了吉拉島民。在熱情之外,融入了海天一色的舒適感,寧靜是基調,休止符是必要風格。
想要理解吉拉威士忌的真實面貌,香氣、口感、餘韻之外,這股在地的氣場,才是真正難忘的價值。
吉拉島在哪裡
很多威迷都知道「蘇格蘭威士忌聖地」艾雷島在哪,卻不知道吉拉島就緊鄰著艾雷,由於島上沒機場,想到吉拉就必須先上艾雷再搭船「跳島」過去。
前往吉拉島最快的方法,就是從格拉斯哥搭小飛機飛到艾雷島,然後再搭渡輪上吉拉。吉拉島緊鄰著「威士忌聖地」艾雷島,隔著艾雷海峽對望。(翻攝自Google map)從艾雷島Askaig港連人帶車搭渡輪約10多分鐘,登上吉拉島,還要再開車約20分鐘才會來到面對吉拉海峽的吉拉酒廠(紅標處)。★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