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詩】時間的背鰭 姚時晴
發佈時間2020.07.13 10:0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我記得
九歲的那顆橘太陽
如何將遍野的穗芒
窯燒,冰裂瑬金的薄翅膀 我記得
蔓澤蘭鑲嵌水田的雕框
午后,剛甦醒的白鷺
如何髹漆田埂成液態的古銅鏡
復刻千萬朵油漆未乾的蒂芬妮藍 我記得
誰的腳踏車
曾在十七歲的巷口停靠
按過的車鈴,隱隱
在多年後持續回響 我記得
火車駛離後
隧道盡頭的鐵軌,仍遺留
鏽蝕的瀑布和毛綠竹
被季風吹熄的影子 是的,我始終記得
記得紅蜻蜓迫降湖水綠的夏日
滿池的水露如何瞬間共振
女孩瞳孔內星宿羅列的航海圖 記得虛無叢生的歧路、被信徒遺忘的土祠、記憶反覆投遞的情書、複數的霧、垂直的雨、幾何的雪、多維度的哀傷……記得時間背鰭梭游過的每條銀絲線記得海的腹部最纖細最深邃的透明鱗片 但如果我選擇遺忘呢?
遺忘所有海馬迴聚的海洋
就僅僅記得:一陣浪,一道鎏光,一個人。
姚時晴(攝影:朱介英)台灣彰化人。現為《創世紀詩雜誌》執行主編,以及「小草文創」主編。曾任編譯、英語教師、英語教學師訓講師等。
著有《曬乾愛情的味道》(2000);《複寫城牆》(2007);《閱讀時差》(集結,2007);《我們》(2016);主編《鏡像:創世紀65年詩選》(2019,與辛牧、嚴忠政合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