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小朋友不愛電視 公視青少年節目網路化成效佳
發佈時間2020.08.04 05:5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面對青少年電視收視人口大幅流失,公視青少年節目《青春發言人》捨棄電視首播,以臉書、YouTube等網路新媒體為主要播出平台。2016年開播至今,在台內自營新媒體節目中,無論影片觀看次數、粉絲追蹤數均為冠軍。
公視兒少組長舒逸琪與製作人賴彥如,以15至18歲青少年為核心視角探討各式議題,製作3至15分鐘長度不等的影片,持續在網路新媒體擴散,引發共鳴。
台灣過往的兒少節目,多重視學齡前及6至12歲學齡兒童,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公視觀察年輕世代高度關注社會議題,卻缺乏管道發聲。2016年規劃《青春發言人》節目時,兒少組長舒逸琪動念製作專門給15至18歲青少年看的節目,邀請不同族群的年輕人,藉由議題討論增加思辨能力。
近10年來因電腦、手機與平板電腦等移動裝置普及,全球傳統媒體的兒少觀眾流失近一半,舒逸琪認為,是時候跟傳統媒體分手:「做任何節目,一定要找到受眾喜歡的管道並做出市場區隔;製作青少年節目,第一步就是要網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