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言不外乎兩個關鍵──「熱情」與「專業」。根據每個人的專業,我們會學習專業上所需要的英語;如果沒有專業上的需求,想把英語學好就需要依靠對語言的熱情。 「Language is for communication」,所以「只要能夠和別人溝通,就是好的英語」。如果光背一堆的文法、單字卻無法開口跟別人談話、寫不出句子,那這樣學來的語言也無用武之地;因此無論口說、寫作,只要能夠與對方表情達意,且能和對方一來一往地互動,就是所謂的「好的英語」。
不像漢語,英語是一種「connected language」,它的發音很容易連在一起,像唸「check in」時並不會把「check」和「in」硬生生拆開,而是把其中的/k/和/ɪ/連在一起唸。而一個句子中,一定會有比較強調和不強調的字,例如「I want a bottle of milk」,其中I、want、bottle、milk這類重要詞性的字就會被特別突顯出來,其他的就會不明顯。我們不需要把所有的字都聽懂,但要能掌握這些重要的字。只要能夠泛聽、習慣這個語言,就能很快地掌握它的特色;慢慢地,自己也能夠去模仿這樣的語言。黃玟君特別提醒,「模仿」是語言學習的重點,語言學習其實就是個廣泛模仿另一語言聽說讀寫的過程。
削弱音出現的次數之多、種類之頻繁,但最為常見的是不同的子音組合在一起,就像是好幾個小孩子在一起打架一樣;當子音打輸,它就會被削弱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音是被「削弱」而非「削除」,子音的發音部位仍然會做到,但只是很快地被帶過去或沒有被發出來。舉例來說,「subject」有四個子音:b、j、c、t,其中的b碰到j時,b會被削弱,變成雙唇稍微閉一下而已;c碰到t時,c也會被削弱、唸得更輕一點。這個削弱的方式就會讓你講起英文聽起來更道地。 削弱音不只出現在單字,也會出現在句子,甚至削弱音的發生還會改變書寫形式!我們很常看到「Rock n' Roll」,但它的其實是由「Rock and Roll」變來的,因為「and」很容易被削弱,所以在讀音削弱的同時,書寫也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