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匣攻稱霸3】6年燒7千萬打破日本壟斷市場 千種品項一站購足
發佈時間2021.01.30 05:5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王瑞宏(中)對商業投資不手軟,30多年前就砸3千萬元從德國引進機台,大幅提升碳粉卡匣精度良率。1984年,王瑞麒從美國學成返台,任上福總經理約2年,王瑞宏擔心轉型過程拖累小弟王瑞麒,一度鼓勵他轉往教職。一趟美國旅行途中,王瑞宏順道探望在美工作的五弟,「他是高分子化學博士,在Color Image碳粉廠研究碳粉配方,當時碳粉匣都要向日本人購買,不但貴還要看人臉色,他建議上福既然有塑膠射出技術,不如轉型做碳粉匣。」
商業嗅覺敏銳的王瑞宏,意識到這是門好生意,乾脆先入股Color Image,「我的原則是,既然要做,就要一次做到位。」考量生產碳粉匣對模具、治具精度要求高,他不惜斥資逾3000萬元,一口氣採購十餘台西德塑膠射出機,再從日本重金聘請模具師傅,手把手訓練20位大專生長達3年,並挖角山富汽車廠技師參與模具設計,導入汽車產業的嚴謹生產管理流程。
王瑞宏(右)與王瑞麒(左)兄弟倆一個善攻、一個能防,攜手帶領上福攻上全球最大售後市場副廠碳粉卡匣龍頭。為了克服漏粉、運轉不順等問題,兄弟倆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材料設計,王瑞麒發揮工程師研究性格,從最簡單的封口膠膜開始摸索。他解釋:「碳粉匣光是這片塑膠膜就有4層,拉力、緊度要足夠,但撕下又不能剝離不完整,會導致碳粉匣阻塞。」為此,公司架設國內第一套視訊會議系統,方便隨時和Color Image工程師直接討論。
少量多樣是碳粉匣耗材售後市場的特性,上福轉型不到10年就累積逾千種產品,滿足客戶一站式購足需求。由於各碳粉廠配方完全不同,卡匣更不相容,王瑞宏直言:「這是個看得到但不容易進去的市場,有很多門檻。」原廠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不可能提供碳粉讓副廠測試,上福的最大優勢就在於有Color Image一步步引導,「基本上只要做得出來,市場都是現成的。」1989年,上福成功針對RICOH、Canon等大廠,開發影印機與雷射印表機碳粉卡匣,並以自有品牌GPI賣進歐美市場。
上福靠著看似不起眼的精密模具實力與快速開發設計能力,打破以往被日本壟斷的碳粉卡匣市場。 「努力了6年8個月,燒掉至少7000萬元,終於轉虧為盈。」王瑞宏難掩激動地說。過程中,兄弟倆幾乎以廠為家,日以繼夜投入的王瑞麒,甚至一度累到腎臟病發,險終生洗腎。
為克服漏粉、運轉不順等問題,上福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材料設計。由於少量多樣是耗材售後市場的特性,加上每家原廠都有數十種產品規格,上福靠著看似不起眼的精密模具實力,快速開發設計,不到10年間就累積超過千種產品類型,隨時滿足客戶一站式購足需要。王瑞麒分析:「以前歐美碳粉廠要生產碳粉匣,得先花百萬元找模具廠開模,現在找上福直接購買,不僅品質好,還省下開模費,何樂而不為?」也順勢打開ODM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