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財經理財

【專訪全文】憶辜振甫談台泥創新 張安平:全力轉型綠色企業

發佈時間2021.02.21 05:58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暢談「老董事長」辜振甫傳承下來的社會服務精神,至今如何影響台泥轉型。
攝影
見證台灣經濟成長茁壯的台灣水泥龍頭大廠台泥,即將邁入成立75週年,從參與土地改革、邁入資本市場,一路見證台灣社會由農轉工的發展歷程,董事長張安平接受本刊專訪,直言台泥至今仍遵循老董事長辜振甫的「社會服務」模式前進,未來將轉型綠色企業,在全球減碳的新局中力拚下一個十年。
1月29日,在台泥邁入75週年前夕,董事長張安平在台泥大樓接受本刊專訪,他帶我們走過一樓大廳,來到深處一隅,那是3年前台泥為老董事長辜振甫重建的書房,牆上掛著辜振甫伉儷的油畫畫像,旁邊對聯寫著:「大其心容天下物平其心論天下事,虛其心究天下理定其心應天下變」,是辜振甫的真跡影本,張安平說,台泥的精神就在字畫中,至今未曾改變。

張安平小檔案

  • 出生:1951年
  • 現職:台灣水泥董事長、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
  • 學歷:美國紐約大學企管碩士
  • 經歷:嘉新水泥董事長、台灣水泥副董事長
  • 家庭:父親張敏鈺(嘉新水泥創辦人); 妻子辜懷如(辜振甫么女),2人 育有2女

妻舅驟逝後 為囑託扛台泥

台泥是國內首家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成功案例,也是台股第一家掛牌的上市公司,鹿港辜家辜振甫一脈入主台泥至今已近半世紀,2017年台泥前董事長辜成允意外驟逝,因辜振甫生前在家中書房一句「台泥遇到難關一定要幫忙」的囑託,辜家女婿張安平責無旁貸地扛起重擔。
走過10大建設蓬勃發展的年代,跟著台灣經濟一路成長茁壯,如今台泥在全球總產能排名前10,穩居國內龍頭地位。張安平接棒後帶領台泥轉型,他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台泥不要做最大的水泥廠,也不要做最賺錢的水泥廠,而是要成為一家專門解決人類跟大自然衝突的公司,去年剛開幕的「台泥DAKA」園區就是代表作。
2月3日立春,也是國內第一座開放生態循環工廠台泥DAKA開幕1週年的日子。這天風和日麗,園區內嬉鬧聲此起彼落,放眼四周青山絕塵,感覺不出一旁幾百公尺的水泥窯正全力運轉;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早早到場,逢人嘴角不住上揚,彎得像天上雲朵的尾巴,似乎對眼前的一切感到欣慰。
台泥DAKA園區持續傳達環保知識,開幕至今1年已吸引270萬人次參觀。

兼做焚化爐 共好花蓮鄉親

33萬的花蓮縣居民一天產生上百噸垃圾,縣內卻沒有任何一座焚化爐,只能送往宜蘭利澤焚化廠處理,每當遇到焚化爐歲修、蘇花公路中斷等狀況,花蓮境內不時會出現垃圾山、垃圾海洋等違法傾倒亂象,於是縣府找上台泥,希望和平廠利用水泥窯幫忙當地處理生活垃圾;一開始,和平廠周邊民眾強烈反彈,張安平親上第一線,宣布打造開放生態園區,除促進地方觀光,也希望民眾因此更接近水泥廠,進一步認知水泥業已今非昔比。
台泥和平廠開創廠、電、港「三合一」的全球首例,為台泥打下轉型綠色企業的良好基礎。(翻攝台泥企業團臉書)
「當地民眾一開始並不相信我們(台泥),都認為企業做事情怎麼可能不求回報,但我們用結果證明,我們真的沒有,而且過程也不要求任何東西,只是覺得該做就去做了。」張安平談起民眾的心態轉變,一臉苦盡甘來,直言獲利固然重要,卻不會是衡量一家企業好壞的唯一標準。
事實上,有別於傳統垃圾焚化爐焚燒溫度僅850到900度,水泥窯最高溫度上看1,800度,用來焚燒一般生活垃圾時,足以將所有物質燒到「一點也不剩」,不會出現傳統焚化爐燒垃圾殘留20%到25%底渣和飛灰的狀況,且垃圾氣化後還能導入生產運轉中的水泥窯煅燒爐內,替代部分原料及燃料,達到循環經濟的效果。
「立春是萬物重新成長的季節,代表新的開始。這裡變得很漂亮,有現代工業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漂亮,也有人跟人之間的漂亮,我覺得我們跟地方的老百姓已經打成一片了,滿好的。」回憶起園區籌備初期,與地方民眾劍拔弩張的場面,再看眼前的和睦景象,張安平不禁笑著說。
張安平(左)帶著花蓮和平村的小朋友體驗寶特瓶回收機。

深耕兩領域 轉型綠色企業

除了協助民間處理生活廢棄物、促進水泥廠內循環經濟,台泥在各項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建置上也有斬獲,先在彰濱建置全台首座大型光電、風電共存的再生能源電廠,接著預計在嘉義打造超過60公頃的漁電共生案場、在台東紅葉村建置地熱發電基地等。
台泥近年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在彰濱、嘉義、台東等地都有重大建設。(翻攝能元官網)
此外,台泥轉投資的電池芯廠能元科技,去年8月攜手集團旗下台泥綠能,一舉奪下台電儲能設備採購案大單,在得標的5家廠商中,是唯一與TESLA同等,贏得最高服務容量的國內廠商,目前正加緊腳步,深耕儲能與電動車二大領域,未來隨著技術持續突破,可望成為集團一大支柱。
被問起台泥投入大量資源轉型綠色企業,預期未來的回收效益?張安平不以為然,反問:「做每一件事,都要有回報才做嗎?有些事情,是人生中就應該做的,像是對父母盡孝,難道你也預期要回報嗎?所以不求回報的事情是存在的。」
台泥全力轉型綠色企業,要用實際作為扭轉外界對於水泥業的刻板形象。
一會,他又補充:「台泥去年做了那麼多事(轉型環保),我們交出來的數字有比人家差嗎?不敢說多好,但以台灣的股市來說,我們好像還過得去。所以,我去做這些事,一定是在我們能力範圍內,也要有那個能力賺錢,所以會去提高效率,去創造新的賺錢管道。」
台泥旗下能元科技積極研發儲能技術,希望有朝一日成為集團重要支柱。(翻攝能元官網)

帶入使命感 員工離職率降

台泥去年股價站穩40元大關,年底市值來到2,503億元,在全國1,730家上市櫃公司中排名第34,全年可望挑戰連續3年獲利超過200億元,對此,張安平解釋:「我們所呈現出來的績效數字,背後有很多原因,不是單一面向的,但其實很少人會去注意一件事:當公司同事都認為自己是在做一件有價值的事情時,他們投入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張安平坦言,自己上任之初曾當眾調查,問員工是否以自己的工作為榮,得到的結果令人失望,如今從員工離職率僅為當時的四分之一來看,他們的心態顯然開始改變,「把一件事當成工作來做,和當成一份使命來做,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張安平表示,一旦員工認知自己的工作充滿使命感,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將截然不同。
談起使命,張安平站在辜振甫書房正中央,被書架上十多個相框環繞,裡頭全是辜振甫為台灣奔走國際的身影,表面光影折射,彷彿在張安平面前幻化出一條時光隧道,帶我們前往75年前的台灣。

憶岳父功蹟 語氣滿是欽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隔年的1946年,國民政府接管日治時期的「淺野水泥株式會社高雄工場」,成立台泥公司,當時為百分之百的公營事業;1950年代,200萬軍民播遷來台,全台人口一下子暴增3成,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政府開始推動土地改革,用台泥、台紙、工礦、農林等4家公營事業股票,向全台地主徵收土地,再轉售給佃農,當時在社會上還流傳著「土地改革是革地主的命」的說法。
張安平認為環保需要不求回報的付出,但台泥會用更好的成績回報股東,一切都在能力範圍內。
當年,與板橋林家 、霧峰林家並列台灣三大地主家族的鹿港辜家,擁有水田、旱田、山林、鹽田共3,700甲,土地改革後僅剩3甲,辜振甫非但不怨,還受命承辦台泥移轉民營的工作。
辜振甫找來太太辜嚴倬雲的外叔祖、當時板橋林家輩分最高的林柏壽出任台泥董事長,自己僅任協理,靠著辜、林二大家族聯手的號召力,成功吸引其餘各大地主(霧峰林家、高雄陳家、基隆顏家、台南幫吳三連、國產實業林家等等)加入,共同成為台泥民營化後的創始股東,順利完成任務。
台泥民營化後,股東成員來自台灣各大家族。圖為第一次理監事會後合影。(翻攝台泥官網)
「早期台灣社會的資金都卡在土地上,是沒辦法流動的,靠著土地改革,地主們的土地雖然變成股票,但股票缺乏公平公開的交易市場,同樣流動不易,在當時,若說整個社會不存在資金也不為過,台灣經濟自然也發展不起來。所以,老董事長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建立台灣股市的交易制度,創造資本市場。」張安平對老丈人向來敬重,談起辜振甫歷史身影,表情格外嚴肅。
1961年,政府為解決市場上的證券交易亂象,決定打造證券集中交易市場,當時已接任台泥總經理、又當選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的辜振甫再度受命,籌備台灣證交所,採股份有限公司制,由公家民間共同出資成立;一開始,以台泥為主的30家民營機構持股58%,台銀、交銀、中信局等13家公營事業持股42%,於1962年2月正式開業。

廠電港合一 為台泥打好底

在張安平眼中,過去75年間,台泥與台灣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其中又有將近三分之二的歷史,和辜振甫息息相關,「1974年,十大建設開始,老董事長和十多位企業家共同成立中橡集團;1980年代,政府提倡產業升級、公營事業民營化,之後又和中石化合資成立信昌化,台泥對台灣經濟發展的意義,從來就不只侷限在水泥業而已。」
辜振甫(站立者)生前除了帶領台泥,也是工商團體領袖,時常奔走國際,在不同領域為台灣發聲。(台泥提供)
「從參與土地改革、打造資本市場,到興建和平廠,老董事長看事情向來非常遠,不會只想1、2年,至少都是5年以上的規劃。」張安平舉例,台泥1994年響應政府的水泥產業東移政策,在如今花蓮金昌石礦旁,投資800億元,一口氣興建了水泥廠、火力發電廠及專用港口,開創全球廠電港「三合一」的首例,利用水泥生產過程多餘的熱能發電,發電所產生的脫硫石膏、飛灰、底灰等物,最後又可以送回水泥窯做為水泥原料,達到循環再利用的效果,也為台泥往後轉型綠色企業埋下優良的種子。
「我也代表嘉新水泥去評估過那個案子,當時不過是座荒山,我父親(嘉泥創辦人張敏鈺)回來問我:『怎麼樣,你覺得如何?』我當下就回:『我算不過來這筆帳,東部那個廠開不起來。』開玩笑,1千多公尺高的礦山耶,太陡峭了,根本沒辦法用皮帶、纜車運送,但是老董事長最後用了當時沒人看過的豎井來運送,那個投資太大了,也只有他老人家有那個膽識。」張安平彷彿重回現場,睜大了眼睛,搖著頭說。
張安平(中)向來敬重岳父辜振甫(左),照片為他與辜振甫、辜嚴倬雲(右)夫婦合影。(翻攝自辜振甫紀念專刊)
他認為,台泥和平廠水準至今堪稱全球前5%,與辜振甫當年的遠見脫不了關係,「說實話,我自己蓋過水泥廠,我父親也是一個很好的生意人,但在當時,我們都沒辦法看到今天的和平廠,所以我很佩服老董事長當時就看到了,只能說那步棋下得非常棒,否則台泥就不會是今天的樣子。」
時光流轉,如今台泥已處於一盤新局,張安平成了那個舉棋的人,下一步,足以影響台泥的下一個10年。

訂減碳藍圖 已及三十年後

生前在談論生硬、嚴肅的議題時,辜振甫習慣穿插一些小故事,他曾用一則故事比喻如今台泥的課題─企業轉型。
辜振甫說,2個老闆一起爬山,路上遇到黑熊,其中一人趕緊脫下登山鞋,準備換上背包裡的運動鞋逃命,另一人卻停在原地,質疑就算換鞋也跑不過黑熊,何必多此一舉,沒想到對方竟說:「這你就不懂了,只要我能跑得比你快就成了。」意思是,轉型的關鍵在於能否比同業更快、更具競爭力。
張安平認為,過去水泥業缺乏社會溝通,台泥透過各種貼近生活的形式,讓民眾進一步認識水泥。
或許是受到老丈人的影響,張安平也喜歡講故事、打比方。他這麼形容台泥的減碳藍圖:「2025年以前我們看得很清楚,到2030年像一條溝,光靠我們跨步可能不夠,要造一座橋,問題是,這是怎麼樣的橋,木頭橋可能不太夠,因為跨度要夠寬,那是不是要改鋼架橋?」他解釋,任何產業都不可能做到零排放,唯一可行的方法是發展碳捕捉技術,「我們今年會有新的實驗,再不行的話,可能又要換別條路走了。現在全世界都在找方法,還沒有人真正成功。」
在張安平的領軍下,台泥全力轉型綠色企業,2019年啟動科學減碳計畫,率先承諾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訂下2025年總碳排量要較2016年(基準年)降低11%的目標;隔年取得全台第一張水泥產品碳標籤,並加入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GCCA)的倡議,宣示在2050年提供達到碳中和的混凝土。

未來十年路 邀同業一起走

在訪談過程中,張安平不愛談數字,甚至幾近排斥,比起錙銖必較的生意人,很多時候更像哲學家,「這幾年台泥已經有自己的路在走了,接下來,我會找幾個同業一起談水泥業的未來10年,和他們分享我的資訊、我的看法,以及我認為台泥應該要走的路,一些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希望更多水泥同業也能響應加入。」
「台泥到現在還是一直跟著老董事長一路走來的理念在前進,都是為社會服務,只是時代不同,需求不同,做的事情不同而已。」張安平說。
台泥大樓一樓一隅,設有一間辜振甫的書房,牆上字畫為辜振甫真跡影本,被視為台泥精神最好的詮釋。
訪談尾聲,張安平向我們介紹辜振甫的書房,「是爸爸(辜振甫)可能喜歡的樣子。」原來,現場所有照片、擺設都由太太辜懷如親自為父親挑選,桌上還有一張寫著辜振甫娟秀小字的演講手稿,彷彿老董事長照常辦公,要跟著台泥一起邁向下一個10年一般。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