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起,疫情逐漸升溫,這個Telegram群組也開始討論議題走向,甚至號令旗下成員發動大規模假訊息攻勢,果然,5月10日後,疫情假訊息爆量,成為總統大選後另一波高峰。5月19日,追蹤人數近八百萬的疾管家LINE帳號出現冒牌者,並透過假帳號散布「疫苗為了防腐,添加汞、鋁等重金屬,打多會自閉」「簡訊實聯制監控人民」「醫院把患者遺體棄在河裡」等假訊息。
台灣政府除了消毒、防疫,還要面對中國資訊戰的攻擊。雖然不久後,冒牌疾管家帳號即遭LINE刪除,但已造成許多民眾誤解與恐慌,真假難辨的帳號也讓大家出現認知混淆,不只疾管署受到假訊息衝擊,就連總統蔡英文都得親自透過臉書澄清,強調自己並未確診,呼籲全民安心。
情治單位掌握,操作、散布假訊息的群組成員多為中國共青團人員,或「網絡文明志願者」「自乾五」「五毛」等中國網軍側翼,人數不固定,但只要碰上二週一次的例會,許多神祕成員就會突然浮現,一起討論要發布哪些假訊息攻擊台灣。
疫情衝擊,台灣政府除了提升醫療量能,也必須正視假訊息的威脅。針對假訊息爆量,情治單位表示,若發現是從境外IP流入,會移請司法單位查證,確認為假訊息後,即會請相關單位發布新聞稿,把衝擊降到最低。
長期關注假訊息議題的東吳大學公法中心主任胡博硯表示,中國對台灣的資訊戰一直存在,部分假訊息由正規的中國網軍發動,部分則是個人行為,但不論是誰做的,都已達到騷擾目的,就像共機擾台一般,政府不能不重視。
吳大學公法中心主任胡博硯表示,中國對台灣的資訊戰從未停止。另一位長期研究資訊戰的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則指出,台灣疫情升溫後,中國方面散布的假訊息升級,甚至進入「準戰爭狀態」。沈告訴本刊,5月12日,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以圖文方式散播台灣不接受中國疫苗的訊息,臉書社團也開始大量出現台灣不普篩、靠運氣防疫、應該購買中國疫苗的言論。
期研究資訊戰的學者沈伯洋指出,疫情升溫,假訊息也開始升級。不到二小時,不知名LINE群組開始出現政府隱匿疫情的謠言,隔天又出現假訊息錄音檔,後來冒牌疾管家LINE帳號更散布假的確診者足跡,製造恐慌。
沈伯洋表示:「假訊息最可怕的是長期洗腦!」他分析,假訊息有四大來源,包括「大外宣」「小粉紅」「內容農場」「在地協力」,大外宣即中國透過官方媒體製作廣告,大肆對外宣傳;小粉紅指被中國政府洗腦、自發性維護中共政權的中國網民,成員多來自第八共青團。
大外宣、小粉紅散布的訊息,大多出現在台灣新聞網頁下方留言,因台灣民眾有基本辨識能力,影響程度不高。
沈伯洋指出,中國對台的資訊戰,是由5大部門系統性運作。(沈伯洋提供)相對來說,內容農場、在地協力對台灣的衝擊較大。沈伯洋表示,內容農場指的是網路寫手拼湊品質低劣、可信度低的文章後,再用聳動的標題謀取網路流量,知名內容農場網站包括「每日頭條」「大榴槤」等,中國發動資訊攻擊的模式多半是把YouTube或facebook的影片重製,再將這些似是而非、斷章取義的影片及標題,散布到內容農場,轉發到台灣的臉書和LINE群組。
而在地協力,則是影響最大的假訊息來源。沈伯洋說,在地協力是指中國官方透過管道支付金錢或好處給台灣在地人士,請他們在台直接製造假訊息,包括里長、宮廟、黑道及同鄉會都是常見的在地協力者。
刑事警察局長期偵辦假訊息的警官分析,台灣假訊息發布的網路平台以臉書最多、PTT居次、LINE第三,三者就占7成,這三個平台是台灣人最喜歡也最習慣使用的社群媒體。
中國解放軍建制專責網路作戰的網軍,並設立資訊戰研究機構。(東方IC)刑事警察局透露,台灣部分臉書社團就藏有與小粉紅相通一氣的組織,其中,代號「黑豪狐」的網路小編,疑似就是在地協力者。警方發現,黑豪狐在許多社群、群組的活動力極強,懷疑有多人使用黑豪狐的帳號,幕後可能有一批退休記者及美編高手,他們常在各平台發言力挺中國,並出現發號施令的內容,極可能是中國網軍操弄假訊息的重點集團。
為打擊假訊息,刑事警察局成立「假訊息查處小組」追查IP來源。(翻攝畫面)警方另外發現,黑豪狐不只經營知名臉書社團,並擔任某統派大老的粉絲團管理者,成員還曾因《組織犯罪條例》遭警方逮捕。警方觀察,黑豪狐散布假訊息的手法多半先從粉絲專頁爆料,吸引一、二家媒體報導,再由公家機關回應、創造聲量,之後吸引其他媒體跟進,創造更大流量。
刑事警察局過去3年偵辦假訊息案件,發現查不到源頭的假訊息大多從LINE傳出,因7天後資料自動消失,警方從LINE溯源臉書粉絲團管理者,發現這些帳號使用者不只一人,加上難以證實金流與中國有關,偵辦時常遇瓶頸。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認為,部分假訊息是民進黨自導自演。針對疫情假訊息滿天飛,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認為,並非所有假訊息都來自中國,以萬華燒屍幾萬人的推特消息來說,內容太誇張,且該帳號只有16人追蹤,一般民眾根本不會相信。
徐巧芯表示,林瑋豐以偽裝的中國帳號打擊疾管家,加上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轉發,說要用《國安法》嚴辦,證明執政黨才是假訊息的始作俑者,她呼籲執政黨不要做賊喊抓賊,更不應把民眾的健康當成政治籌碼。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右)指出,疫情假訊息造成民眾認知混淆。(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提供)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則強調,不少假訊息假借醫師、政治人物、假公文、假的媒體或政府網頁製造認知混淆,當專家學者、媒體或政府機構發布真實訊息,民眾反而感到猶豫遲疑,假訊息帶來的衝擊絕對不可輕忽。
在LINE群組收到疫情相關訊息,可輸入LINE ID:@taiwancdc或搜尋「疾管家」官方帳號,點選「澄清專區」,查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正確資訊。
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蘭姆酒吐司、CoFacts真的假的,及LINE整合訊息查證功能,對可疑訊息進行查證,不要輕信、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