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夜市考量環境不如百貨寬廣可安排梅花座,因此仍禁止內用、試吃與邊走邊吃,只提供外帶或外送、落實實聯制,直至三級警戒解除。
基隆市長林右昌指出,對各風景區降載以降低民眾入園量,而封閉景點容留量降載為4成,且下午4時後禁止進入園區,並禁止水域活動。
廟口夜市(仁三路)暫不微解封,直到三級警戒結束、27日才正式復業;而愛四路夜市尚未決定。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餐飲場所包含餐廳、夜市、美食街與美食區等維持外帶,目前不開放內用,市府會研究開放內用時機。鄭文燦今(9日)改口稱,夜市部分會按照人流管制規定開放,餐廳內用規範則會在指標群聚案風險降低後實施,強調會尋求北北基桃最大程度的一致性。
市府依中央規定開放學校操場,但設置疫苗接種站的30個學校則不開放,公園部分可以運動但不可以群聚,運動休閒設施也不開放。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轄內12座公有市場仍維持禁止內用、禁止試吃,僅供外帶;而校園戶外空間包括操場也維持暫不對外開放。
此外,圖書館僅提供單一窗口借閱服務,館內仍不開放,而241藝術空間與美術館因目前未有展覽,也暫不開放。
城隍廟、竹蓮寺皆表示,配合中央三級防疫措施,暫無重啟計畫。
新竹縣府指出,市場與夜市仍禁止內用、試吃與邊走邊吃等,僅提供外帶;公園開放但遊憩設施則不開放,溫泉業大眾池仍維持暫停營業;公共圖書館館內維持不開放,但提供線上預約。
縣府指出,第2運動場13日除請開放,管制人數上限為200人,不過田徑場則因管制較不易,且部分室內空間有群聚風險疑慮,暫時不開放。
苗栗縣政府表示,中正堂、苗北藝文中心及客家圓樓等表演場館維持閉館,而泰雅文物館和賽夏族民俗文物館,配合原住民防疫檢疫站不開放遊客入山,維持不開放民眾入館。
至於縣內戶外休息運動場所,貓裏喵、竹南獅山和苑裡灣麗3座大型親子公園,因跨區域、非單一出入口且有不特定對象使用,基於嚴謹防疫考量,仍暫不開放。
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台中33處合法夜市於13日起微解封,除了設置「社交距離宣導員」以管控容留人數並宣導民眾注意社交距離外,也祭出「三不吃」原則,包含不內用、不試吃、不邊走邊吃。
縣長王惠美指出,微解封相關指引依中央規定辦理,夜市採申請制,如若符合就可以營運,但相關細節縣府會再做全面研議後才會開放。
南投縣政府表示,針對相關防疫指引將會召開專案會議檢討研究,並提出具體可行的微解封措施。縣府管理的觀光景點都會依中央指引開房,但雙龍七彩吊橋因地方部落有疑慮,目前傾向暫不開放。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各級學校考量暑假無法進行實聯制、清消,暫不對外開放;戶外公共場域、運動公園所有的遊樂設施、設備都不開放使用。
嘉義市府指出,文化路夜市攤商、嘉樂福與彌陀夜市將於13日復業,均將採取「外帶不內用」,建設處補充,夜市防疫管理包含「出入有管制」「人流有管制」及「禁內用、禁試吃、禁邊走邊吃」。
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會依循中央指引,做好防疫。不過熱門景點阿里山自13日開放阿里山林業村、檜意森活村及車庫園區戶外場域,室內展示教育場館暫不開放,阿里山林鐵持續停駛。
台南市目前正在審查29個市場防疫計畫書,經發局長陳凱凌表示,各夜市必須提出三罩一套(口罩、面罩、熟食遮罩、手套),也請大家遵照防疫規定。
市長黃偉哲則表示,疫情當前「微解封」的動作要非常謹慎小心,市府會加強相關稽查,呼籲業者盡量自律。至於若內用飲食的部分,則必須落實梅花座、設隔板,市府將於13日前了解整備情形,做不到防疫措施就不要開。
市長陳其邁今在記者會上強調,經過專家會議討論,加上先前有「串門子」餐廳群聚案,餐廳暫不開放內用,鼓勵外帶、外送。微解封以戶外、靜態活動優先,包含運動場館有條件開放、休閒戶外活動場域(岡山之眼、觀音山、蓮池潭等)開放、觀展表演空間(美術館、駁二、電影院等)在不飲食下有條件開放。
屏東縣政府指出,墾丁大街、屏東夜市、流動夜市等的飲食攤位一律外帶、不內用;田徑場、高中以下校園操場開放,但運動設備不開放。
縣轄內水域一律不開放、落山風風景區內之出火特別景觀區、海口港之吹風看海地,暫停開放;山川琉璃吊橋,暫停開放。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餐飲小吃有條件開放內用,必須提供洗手設施,每人用餐距離1.5公尺以上,須採梅花座或架設隔板,消費者除用餐外全程戴口罩。至於東大門夜市,從13日起針對非遊戲類攤位店家開放營業,並要求店家都得戴兩層口罩,飲食與熟食攤須加裝遮罩或隔板,不過仍然禁止內用,僅開放外帶、外送。
台東縣長饒慶鈴指出,權衡民生生計及防疫考量下,縣內校園及體育場所屬室內運動場館仍不開放。
林務局台東林管處表示,嘉明湖國家步道因2山屋未開放,因此步道也不開放;至於浸水營古道東段、安通古道東段、戒茂斯路線,因部落自主管理封閉,台東林管處尊重部落宣布是否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