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潛艦預計2025年成軍,屆時可望取代已服役40~80年的海軍現役潛艦。 (國防部提供)台灣能順利啟動潛艦國造,黃曙光認為,時空背景是造就這次機會的關鍵因素,他說,當時各國經濟不景氣,利用這個時機,設法跟世界上幾個軍火原廠接觸,這些廠商聘請的總裁、副總裁,都是高階軍職退伍,透過軍人與軍人對話,更容易溝通,讓他們了解台灣處境,即使核心技術不會釋出,但讓原廠用商售方式幫忙,自己再來突破。
潛艦國造小檔案黃曙光指的關鍵突破,就是軍方與設立在伊比利半島直布羅陀的Gavron Limited(GL)公司,簽了6億餘元的技術顧問合作計畫,這項決策一度引發各方檢舉,讓海軍承受莫大壓力,對此,黃曙光表示,當初外界抨擊的聲浪很大,但GL公司成員都是具備製造潛艦專業的人員。
至於捲入尹清楓命案的關係人郭璽,一度成為海軍總部的「顧問」,黃曙光說,當時是透過他幫忙找到GL公司,讓海軍直接和對方洽談,從合約設計開始,郭璽都未參與談判,他只幫忙介紹。
黃曙光是潛艦國造靈魂人物,獨創「合法非正式」的方式取得潛艦重要裝備輸台許可。黃曙光形容,透過GL去找廠商突破第一關後,也從此跨出一大步,台灣國際處境只能說「德不孤必有鄰」,很多國家也了解台灣的狀況,只要不曝光,願意幫我們的就會陸續出現,後來才發現台灣沒有這麼孤單。
他認為,這種「合法非正式」的管道,讓軍方不用花錢收買掮客、軍火商,也不用透過國與國談判,就可取得潛艦的所有裝備及項目,尤其這些軍規技術世界各國都管制,要經過政府同意輸出許可才行,台灣跟全世界國家有實質的外交交流,但沒有名義上、合約上、條約上的正式邦交,要走正式管道建置裝備根本不可能,「我們沒有觸犯國家法律,我得到的都不是國與國談判得到的東西。」
「軍方比照外交方式,設辦事處,一樣跟政府有接觸,跟政商都保持接觸,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管道,裝備則跟原廠接觸。」黃曙光解釋軍方的邏輯是直接跟原廠談,對方認為可行,再向他們所屬的政府了解,評估可以輸出給我方的項目,很多國家只要不輸出武器、機密,其他技術一樣能輸出,對方國家的商人為了賺錢,會想辦法讓該國政府賣給我們,以「合法非正式」的管道,取得我方需要的裝備。
黃曙光自創的這套「以軍逼商」策略,意外讓原地打轉超過20年的潛艦國造走出一條生路,他說,我們要裝備,商人要賺錢,沒市場就沒有生存的條件,這種情況是互謀其利,「但對方報價我們也不是照單全收」,會在國際市場訪價,只要在範圍內就談,而不是價錢高還想盡辦法去買。
潛艦國造 大事記我國海軍除了早期接收美軍2艘二戰末期的潛艦,直到80年代的劍龍計畫,才向荷蘭購買2艘改良型旗魚級潛艦,但這四艘船齡老舊的潛艦,卻要肩負戍守台灣海峽的重任,未來潛艦國造能否如期完成,將成為台海防衛作戰的關鍵。
對此,黃曙光說,台灣若能部署潛艦在重要海域,對中共突破台灣,到太平洋做戰略包圍是一大威脅,台灣更能掌控海上生命線,擁有潛艦就能掌握不對稱戰略,「讓敵人不知道你在哪」,這將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中共積極發展航母群,傾全力朝西太平洋發展,黃曙光認為,第三艘航母服役後,可能是對台動武時間。圖為中共第一艘航母遼寧號。(翻攝網路)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戴維森(Philip S. Davidson)3月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指出,中國挑戰美國領導地位的步伐越來越快,台灣是中國實現野心的目標之一,他擔心中國最快2027年會攻台。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3月在美國會報告時,明確指出「台灣也是中共野心企圖之一」,6年內恐面臨顯著威脅。(翻攝美軍印太司令部官網)對此說法,黃曙光表達認同,也透露一段台美軍方互動的祕辛,他說,擔任海軍司令期間,他曾受邀前往夏威夷出席美軍太平洋司令交接典禮,與前後任司令哈里斯、史威福交換意見,史威福退伍後也曾來台訪問,當時美方就直接問他:「中共何時會攻擊台灣?」
他當時告訴美方,按照中共輿情、態勢,還有航母發展狀況,中共打台灣,至少12到15年,如今依時間推算,大約就是2027年。當時中共只有一艘航母遼寧號,這幾年又多了山東號,6年後應有第三艘航母,換句話說,第三艘航母建好,可能就是中共犯台時間點,但另項關鍵則是美軍在太平洋的戰力消長,也關乎中共動武時機。
因應中共軍力持續擴張,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軍力增加情形,也是中共是否對台動武的另一關鍵。(翻攝美國太平洋艦隊臉書)外界一直爭論,一旦中共犯台,美方會不會助台?黃曙光則提出一套「矛與盾」說法,指美方出兵助台,是矛,但不出兵卻幫忙建構作戰能力,也就是台灣自我防衛作戰,則是盾。
他說,我們若跳脫美方出不出兵的觀念,把台海防衛提升成第一島鏈防衛作戰,台灣就在第一島鏈最重要的位置,這就關係到美國、日本、菲律賓,甚至澳洲、印度的利益,把國家防衛作戰層次拉高,讓各國有共識,位處島鏈中央的台灣,擋住中共進入太平洋,這不只是美國,也是東亞各國的最高利益。
台灣位處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中央 ,是中共解放軍突破往東的最大關卡。黃曙光分析,台灣是中國進出太平洋的門戶,若被中共拿去,美國在太平洋就不再有優勢,原油仰賴海運的日本,生命線也會一刀被切斷,東協組織甚至會瓦解,台灣與日本是生命共同體,「失去台灣,日本也沒辦法活太久」,南海更會落在中共手上。
他說,中共犯台若變成第一島鏈的防衛作戰,「美國是要出矛還是出盾?」台灣若成為這第一島鏈的一分子,還需和美方簽署合作協議嗎?他說:「美國不需要跟台灣正式簽什麼了,因為美國已把台灣擺進印太戰略的觀念。」
台海部署潛艦,對中共突破海峽攻台,甚至到太平洋作戰略包圍將是一大威脅,黃曙光認為,美軍出不出兵助台,台灣應有「矛與盾」2套防衛思維。(軍聞社)軍旅生涯40年的黃曙光,是蔡總統任內首位晉升的二級上將,有1/4的服役時間是在潛艦中度過,擔任上尉時還曾到荷蘭3年多,測試海龍及海虎潛艦。肩負小英執行國防自主最關鍵的潛艦國造政策,黃曙光說,總統願意相信他,把棒子交到他手上,他當然全力以赴,在絕對合法的範圍內,不惜任何代價完成,總統也知道這不是那麼容易。
潛艦國造去年11月在台船海昌大樓正式開工,也象徵潛艦國造進入新的里程碑,不再是紙上談兵。(台船提供)黃曙光直言,過程中確實有人搞破壞,也有不肖軍火商、掮客想買空賣空從中撈錢,甚至有已退伍的將領,利用以前在軍中的威望,作為他們謀取利益的方法,「如果沒有的話,怎麼會有慶富案、拉法葉案這些血淋淋的案子,這是很可悲的。」經歷在野黨的杯葛及凍結預算,他說:「我沒違規、沒違法,完全沒從中得到某種利益,他們對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他透露,海軍跟原廠直接談判過程,一定有台船及中科院的人員在場,從設計到製造,做這艘船花493億元,若不是嚴格控制,確保第一艘船(原型艦)可以不增加預算,加上要蓋船廠,可能要花7、800億元以上,「但沒有軍火商從中剝削,才能掌控相關預算。」
台海部署潛艦,對中共突破海峽攻台,甚至到太平洋作戰略包圍將是一大威脅,黃曙光認為,美軍出不出兵助台,台灣應有「矛與盾」2套防衛思維。(翻攝美軍第七艦隊臉書)「我不怕做不出來,怕的是別人破壞。」黃曙光說,經歷近4年多的風風雨雨,潛艦國造技術找了好幾家,中間就是不能曝光,軍方也作安全查核,走到今天,細部設計已完成,否則台船沒有開工條件,但設計圖還要不斷修改,甚至到出海完,這張圖才算完整,他也感嘆,最讓人擔心的是國人不支持這個國家的政策。
剛從參謀總長軍職退伍,黃曙光(右2)仍被寄與重任,內定9月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圖為蔡總統(左1)6月在總統府親自為他授勳。(總統府提供)黃曙光退伍後,一度傳聞可能接任國防部長,但因妹妹黃珊珊擔任台北市副市長,才讓他與部長的職務擦肩而過。
黃曙光證實,黃珊珊有參選北市長計畫。(翻攝黃珊珊臉書)對此,黃曙光透露,他確實曾被徵詢過,但他表明沒意願也不適合,除了他的個性及作戰背景出身這些原因,另一方面,他妹妹會選台北市長,他若當國防部長,對民進黨政府不是好事,他也不可能因為自己接任部長,就叫妹妹不要選。「哥哥永遠不會擋妹妹的前途,我也不想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