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9個月後,她帶著辛苦存下的1、200萬元存款回到台灣,那是2017年8月,霧眉正夯,她花6萬元拜師學藝,學成參賽拿到第二名,開起霧眉工作室,隔年還當評審。她拚命工作,靠著霧眉,一年賺了約90萬元。一路的努力總算稍有成果。
她依然不敢閒下一分一秒,對房地產有興趣的她想考取地政士,去上了不少房地產課程,其中一位老師叫王派宏,是有十多年授課經驗的房地產資深名師,還邀學生一起投資,許如君很心動,但猶豫後沒出手。她也上投資理財課,許爸回憶:「她一直想趕快投資,增加收入。」
許如君碰上的,是被稱作「第二次台灣錢淹腳目」的大時代,這些年,全球大撒幣、加上前所未有的低利率,地球表面熱錢四竄,尤其竄往亞洲,包括台灣。上班族依舊低薪,股市卻在衝破萬點後一路創新高,年輕人瘋投資。
一起上投資課的同學告訴她,有個絕佳機會,是時下最吸睛的虛擬貨幣,「法尼」新創科技公司專門挖以太幣,在桃園龍潭設有礦廠。法尼標榜穩定的高紅利,公司規模又大,許如君參觀過礦廠後,決定投資。
那2年,虛擬貨幣的價格狂飆,比特幣在2017年從不到1,000美元,漲到1萬4,000美元,以太幣從8美元漲到700多美元,隔年1月更飆到1,100美元,漲勢如火箭。
虛擬幣「以太幣」之示意形象,ETH為以太幣縮寫。住台中的Cindy是另一名法尼投資人,當初也是朋友邀她加入:「投資一台礦機要15萬,至少綁1年合約,1年內解約,全額退款但沒有紅利,1年後解約15萬元全退。」紅利若按月領,每月3%,1年下來獲利36%;若1年到期後一次領,則可領7萬5,000元,獲利50%。40多歲的Cindy不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即使虛擬幣近年暴漲,這麼高的獲利仍令她半信半疑。
朋友帶她親自參觀龍潭的礦廠,「法尼每個月都會帶大家參觀礦場,台中區有遊覽車接送,參觀後再免費吃集團開的火鍋店。」法尼集團不只礦機,還投資多家實體餐飲店,從火鍋到咖啡店皆有。老闆叫田書旗,40來歲,瘦瘦的,衣著氣派講究,開名車,卻親切無架子,總是耐心向投資者解說。
礦廠頗具規模,一台台電腦努力挖礦,Cindy安心了。虛擬幣的交易需要經過龐雜的電腦運算(因此頗耗電),但透過區塊鏈技術,任何一台電腦只要裝上顯示卡,便能協助運算,俗稱挖礦,也能得到一點虛擬幣作為報酬。近年,以太幣的挖礦潮還帶動顯示卡的價格狂飆。
Cindy仍謹慎,只投入15萬元,1年後果真拿到7萬5,000元紅利,她安心了,於是沒解約,不久還加碼,將幾十萬元積蓄都投進去。太大意嗎?不,她盯得可緊:「我也怕是詐騙啊,所以每個月都去龍潭看,去過10幾20次,有一次還認真去找我的礦機,法尼說每一台礦機(電腦)都有投資者的姓名、編號。」她慢慢尋找,果然找到自己那台礦機,上頭貼的姓名、編號完全相符。
讓Cindy更放心的是,法尼的挖礦規模越來越大,從一廠、二廠設到四廠,此外,每台礦機(電腦)原本僅安裝2張顯示卡,後來增至6張,以加速挖礦。法尼甚至規劃1年後上市上櫃,「我收到通知,以後的紅利都要預扣6%的稅。」她想既然預扣所得稅,當然是合法經營了。
Cindy與母親一起租屋,至今買不起房,一直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那幾十萬元她存了很久,打算當頭期款,可惜房價令她絕望,即使是台中市郊,「那幾年我一直在看房,想買20幾坪的舊公寓,但都要4、500萬元。」為了買房,她兼2份工作,每月可賺5、6萬元。
以前她將存款拿去買基金、投資型保單,總之不放銀行儲蓄,這時代的銀行利息低得跟空氣一樣毫無存在感。投資法尼後,趕上虛擬幣狂飆,獲利驚人,因此除了幾十萬元存款,她後來又去信貸45萬元,前前後後投入105萬元,「信貸利率4、5%,法尼的紅利高很多,所以我們裡面很多人都貸款來投資,划算,還有人拿房子貸款。」
挖礦的高獲利,讓她的買房心願眼看就要成真,喜悅之下,她沒能察覺,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一張巨網。網的背後,是幾個長年啃血饅頭維生之人。
其實,虛擬幣經過2017年的狂飆,到了2018年卻情勢驟變,比特幣從1萬4,000美元暴跌到3,000多美元,以太幣更是從1,100美元跌到年底只剩100多美元。因此,2017年8月才開始挖礦的法尼,照理不可能一直獲利甚豐。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