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業表示,「那時碰到的難題除了邦交國很有限,而且沒電腦、很多資源都沒有。還好電影圖書館的雜誌非常多,可以參考,但也要四處詢問。」此外黃建業和陳國富希望增加更多參考,從國際電影導覽(international film guide)的尋找資訊,也寫信去各個國際影展交換目錄,尤其柏林影展非常友善,會寄來目錄。
1983年「金馬獎國際電影展」由黃建業與陳國富共同策展。(項貽斐翻攝)
那個年代沒有網路、沒有DVD,要瞭解一部電影的特殊性何在,往往只能透過文字資料或劇照,因此黃建業也大量閱讀國外雜誌,吸收新資訊。「雖然歐美的影評很多,但看多了,我們也知道某些電影刊物或是評論者的口味,會挑選較信任的,例如《Monthly film bulletin》、美國的《Film commen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