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峯則認為,智慧交通產業的議題其實已經行之有年,以光陽為例,1999年就曾經推出第一輛電動機車,但因爲技術不成熟,所以失敗告終,而不僅是光陽,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在當時就挹注資金到這一塊,但都要直到特斯拉的出現,才真正的讓「電動車」成功的創造出自己的商業模式,而特斯拉之所以會成功,他認為是成功的運用四種包括有容乃大、借力使力、資本運作、技術沈澱的發展模式,和傳統產業是有很大的差異;而智慧交通產業的發展方向,也由單純的賣東西給消費者,轉變成如何提供消費者完善的體驗,所以大家需要用全新的思維,去打造更為新穎的產業生態鏈;而以光陽為例,就是額外創造一個金庫資本,針對國內外的相關新創產業進行投資,同時評估市場,在中國、東南亞、印度這三個囊括超過全球二輪90%的地區,進行重點式的深耕佈局,最後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光陽本身的轉型,我們將製造和服務二者合而為一,利用MaaS(Manufacture As A Service),將整捆打包賣,面對無論是B2B或者B2C,都能達到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