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洋科從化學材料廠起家,後跨入電子廢棄物回收循環再利用領域,現任董事長馬堅勇2016年接手後,轉型發展利基產品靶材,不僅改善獲利,更讓光洋科成為台積電等許多電子大廠落實循環經濟的最佳合作夥伴。
目前光洋科在電子產業貴稀金屬回收及石化產業廢觸媒回收均是台灣市占第一,也造就光洋科在磁、光記錄儲存媒體靶材市占全球第一的地位;至於半導體貴金屬靶材、特用化學品,則拿下台灣市占第一。
馬堅勇一邊講述光洋科的成績,一邊帶著記者穿越重重警衛、安檢,在作業區直擊精煉後燒得火紅的黃金液體倒入鑄模,才十幾秒就成了一條條的金塊。
光洋科高階主管私下透露,廠區神祕角落還有一個不對外開放的大型金庫,存放精煉後的黃金、鉑、鈀和釕等貴金屬產品,公司更有專屬的保全車隊,負責運送這些價值不菲的貴金屬。
光洋科將精煉後燒得火紅的黃金液體倒入鑄模,十幾秒就成金塊,加工後可製成黃金靶材。馬堅勇指出,金、銀、鉑、鈀、釕、銦、鎵、鉭這八大貴稀金屬,光洋科都擁有從廢料精煉成高端材料的技術,並能將回收材料從純度3N(99.9)至4N(999.9),提純精煉為5N(999.99)至6N(999.999)以上的電子及工業等級,這是一般回收商無法做到的。
2009年,光洋科首度接觸台積電,直至2017年才因再生陽極銅靶材,正式打入台積電供應鏈。而在台積電積極打造綠色及國產供應鏈的大原則下,去年光洋科與台積電針對硫酸銅廢液回收再利用展開合作,目前1年約可幫助台積電減少1,800噸廢液,再生120顆靶材。
台積電靠著光洋科的協助,1年可將1,800噸銅廢液,回收製成120顆靶材。(翻攝台積電官網)「高階半導體前段製程靶材,長久以來都由日商東曹、住友化學、三井礦業、美國霍尼韋爾等少數公司寡占,光洋科去年首度打破這個局面!」馬堅勇興奮講述光洋科如何助台積電一臂之力,打破外商壟斷靶材的局面,成為台積電綠色供應鏈緊密的合作夥伴。
回顧一路以來的努力,馬堅勇說,光洋科能成為國內首家、唯一供應高階半導體前段製程靶材的公司,並非一蹴即成,是醞釀11年才有的成績。這不僅是技術門檻的跨越,更是光洋科能夠助台積電一起實踐綠色全循環經濟,並達成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GS)的目標。
話鋒一轉,馬堅勇對本刊獨家透露,除了銅靶材已量產,接下來台積電和光洋科也將合作其他貴金屬靶材,至於細節,他則是語帶保留表示「到時候就知道!」
有別於其他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業者的思維,馬堅勇認為,想要解決電子回收再生業者最關鍵的貨源問題,應與品牌廠直接合作收取電子廢料,徹底落實綠經濟循環。如此,方能與客戶一起成長。
光洋科董事長馬堅勇表示,去年回收的貴金屬產值近270億元。此舉,讓光洋科得以少量多樣的生產方式,產銷至少30多種不同的靶材,而訂單也幾乎都來自台積電等大型上市櫃公司。
展望未來,馬堅勇向本刊透露,光洋科2030年前的布局,將以先進半導體、節能減碳和電動車三大方向為主,期待以新技術、新環保、新材料,來因應世界的轉變及未來的三大趨勢,也希望藉此打造光洋科下一個黃金十年。
優勝奈米全球獨創的無毒電解剝金劑,讓參觀展覽的總統蔡英文(左1)直呼神奇。(翻攝台灣國際循環經濟展臉書)除了光洋科,在電子廢棄物循環再利用領域「威名遠播」的公司,還有技術輸出海外的優勝奈米科技,董事長許景翔研發出世界首創的無毒「剝金術」,不同於一般使用具毒性「氰化剝離」的方式讓電路板上的IC等零件脫落,電解剝金劑的成分改以硫化物為主,因不具毒性,總統蔡英文參訪「2018年台灣國際循環經濟展」時,看到優勝奈米示範將手直接放進電解剝金劑中,一度驚訝地說:「好神奇的水!」
此外,剝金後的廢水、廢棄物處理成本均較傳統方式為低,優勝奈米副總經理張勇撙指出,優勝奈米的環保剝金劑在國外大受好評,目前已外銷30多個國家。
優勝奈米提倡的環保貴金屬處理流程獲Apple青睞,成Apple合格供應商。(翻攝蘋果官網)張勇撙指出,當初緯創資通為了爭取戴爾電腦(DELL)訂單,2011年於美國德州成立子公司緯創綠色科技(Wistron GreenTech),因地方政府對環保要求高,不允許用氰化物提煉金屬,DELL因此採用優勝奈米的技術。
此外,光洋科為爭取蘋果(Apple)手機循環再利用訂單,也於2016年導入優勝奈米的技術。張勇撙說,優勝奈米是整廠系統輸出給光洋科,從設備到藥劑都由優勝奈米提供。不過,受限於國內法規,禁止國外電子廢棄物進口,連同進口國外回收的iPhone都不被允許,2家公司也只能望之興嘆。
在營運布局方面,張勇撙向本刊透露,優勝奈米去年底剛拿到3C電池回收執照,成為繼延龍和大南方外,國內第三家廠商切入電池回收市場,並且是國內第一家可以精煉出電池鋰和鈷貴金屬的廠商。
隨著電動車產業蓬勃,鋰鈷電池需求量大增,正極材料中的鈷,價格也水漲船高,預估在2030年鈷用量可能會超過33.5萬公噸,若能有效回收廢棄鋰鈷電池,商機可期。
其實,不光是光洋科或優勝奈米這一類的中小型企業,很多大企業及財團也留意到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背後的龐大商機。
鴻海內部人士透露,日前,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新能循環科技,宣布攜手全家便利商店,推出舊手機回收業務,讓回收後的手機或零組件有機會循環再利用。除有師法蘋果的意味,也有在台灣練兵,再進軍東南亞等海外電子廢棄物回收市場的企圖心。其實,新能循環看上的是未來電動車廢電池回收的龐大商機,否則為了5億元的手機回收市場,鴻海何必大費周章。
日前全家宣布攜手鴻海集團子公司新能循環科技,率通路之先推出二手手機回收的新形態循環經濟。(全家提供)馬堅勇指出,受限國內法規無法進口電子廢棄物,貴稀金屬回收精煉有地域限制。換句話說,如何提高回收率,將電子廢棄物變成城市礦山,實在是政府與電子廠商的當務之急。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張致吉指出,台灣作為全球印刷電路板最大供應國,2020年市占超過30%。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聚落完整且集中,也有蓬勃發展的半導體及面板產業,故更應強化在地資源取材,以利電子廢棄物中的貴稀金屬回收,除將循環經濟逐步推動與落實於各大產業,更可造就國內金屬回收再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