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碩士論文遭控涉嫌抄襲,引發藍營猛攻,本刊接獲爆料,身兼國民黨副發言人的台北市議員參選人林杏兒,在銘傳大學發表的碩士論文,竟以英翻中的手法,抄襲政大教授林日璇發表於《亞洲傳播雜誌》(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英文論文及國科會研究。儘管林杏兒的碩論連錯字及格式誤植都一模一樣,但因撰寫語文不同,論文比對系統也抓不到。離譜的是,林為了掩蓋抄襲事實,還刻意變造數據,遭檢舉人抨擊手法「抄」級高竿。
不過,嘴秋的林杏兒馬上就遭到打臉。本刊接獲一位不願具名的國立大學研究生爆料,指近日在進行學術研究時,無意間發現林杏兒在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的論文,與現為政治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召集人的教授林日璇於《亞洲傳播雜誌》(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發表的英文論文及國科會研究,內容高度雷同,幾乎是直接英翻中照抄。
本刊進一步查證,在國家圖書館取得林杏兒2020年發表的《FB網路媒體使用與政治參與關係之研究》論文,並拿到林日璇2012年發表的國科會計畫《2012年總統大選縱向研究》和2016年在《亞洲傳播雜誌》發表的英文論文《Differential Gains in SNSs: Effects of Active vs. Passive Faceboo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n 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Voting Behavior among First-time and Experienced Voters》,仔細加以對照。
最離譜的是,林杏兒還在研究動機中變造民調數字,意圖掩蓋抄襲的事實。本刊核對原著林日璇引用TVBS 2008年所做民調,寫道:「a survey showed that only 54% of first-time voters aged 20-23 voted in the 2008 presidential election…(TVBS Poll Center, 2008)」,但林杏兒將前後文照抄後,卻將數字改成「在2008年總統大選中,只有五成五的20-24歲的首投族去投票…(TVBS Poll Center, 2008)」。
此外,林杏兒還有不少英翻中的錯誤,像是把「Scholars」學者翻譯成學生,或原著林日璇寫道:「Kao(2011)conducted a case study of a FB fan page for one of the candidates(Chu Chen)」,林杏兒則只有寫「Kao(2011)為某位候選人進行了一個FB粉絲頁面的案例研究」,漏翻了陳菊的名字Chu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