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4怎麼會如此的激似4 Series Gran Coupe?這是因為i4與4 Series Gran Coupe就都採用油電共通的CLAR平台,所以不僅是外型幾乎雷同、車身尺碼如出一轍,甚至連兩者的原廠底盤代號都是G26。
BMW i4 eDrive40技術規格
長寬高:4,783mm x 1,852mm x1,448mm
軸 距:2,856mm
整備重量:2,050kg
動力:勵磁同步馬達
最大馬力:340hp
最大扭力:43.8kgm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標配售價:255萬元(試駕車額外選配30.4萬元)
不過細數市面上的純電車款,轎車形式確實是鳳毛麟角。除了TESLA Model 3、PORSCHE Taycan外,就只有此次的主角--BMW i4可供選擇,而且也是最新成員。其中的原因除了休旅車熱賣的在商言商外,由於純電車款大都把電池模組設置在座艙底部,墊高後的地板可以用休旅車加高的天花板與座椅來彌補其空間的不足;加上純電車重量動輒突破兩噸,休旅車款的大尺寸配胎也可以對應其相撲力士級的體重。而在這陣看似擋不住的休旅風潮吹襲下,BMW卻還願意投注資源在i4這類的純電轎跑上,其中最大的原因自然在於品牌對於駕馭樂趣的堅持,以及探索如何在後純電時代的車輛設計中,延續BMW創廠以來自豪的運動化操控風格。
引進台灣的i4共有兩款,分別是後驅的i4 eDrive40、以及M品牌所推出的首款純電車i4 M50。試駕車款則是前者,並選配了電動玻璃天窗、Racing Package 套件等要價30.4萬的額外配件。而眼尖的讀者或許會發現,i4怎麼會如此的激似4 Series Gran Coupe?這是因為從一開始i4與4 Series Gran Coupe就都採用油電共通的CLAR平台,所以不僅是外型幾乎雷同、車身尺碼如出一轍,甚至連兩者的原廠底盤代號都是 G26。不過為了區分兩者的不同,在細節上還是有營造出其差異性。以i4 eDrive40為例,採用電動車型專屬的全新封閉式雙腎型水箱護罩(內部整合ADAS感測器)與BMW i藍色飾條,並搭配重新詮釋的天使眼頭燈線條、專屬LED頭燈、下氣壩主動式進氣調節功能與前保桿兩側的Air Breather氣簾,營造出純純電車款的未來感;車側結合平整化車門把手與BMW i專屬藍色L型Air Breather,塑造出0.24Cd的低風阻係數表現,有利強化續航里程;車尾處3D立體LED尾燈組結合Aero Lip擾流設計與霧黑色搭配藍色飾條的後下擾流,勾勒出宛如排氣尾管線條,頗有向油車前輩致敬的意味。
雖然相較於油車款的430i M Sport Gran Coupé,少了飽滿引擎聲浪的i4 eDrive40雖然開起來可能會有些落寞,但無論是更大的動力(245匹馬力/40.8kgm最大扭力 V.S. 340匹馬力/43.8kgm)、更具魅力的價格(292萬元 V.S. 255萬元),加上純電車款才有的平順動力與科技氛圍,都讓i4 eDrive40有著後來居上之勢,也難怪不少已下單準車主寧願苦苦等待,也要跟她一親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