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在致詞時分享,自己的母親一起同住了28年,最後幾年的健康照顧特別需要人力付出,然而,高齡少子化的趨勢下,將來的自己一旦需要看病陪伴,恐怕沒有小孩陪伴,唯有醫院走向智慧化,才能解決護理與家人人力等負擔,他也預期,未來各類醫療服務機器人的出現一定是醫院常態,例如只要打通電話,復康巴士就會有機器人手臂扶長者上車,抵達醫院後,也有機器人協助各項流程甚至送至診間,實現「Door To Door」的服務。
根據市調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於2022年底最新報告指出,全球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ics)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成長至逾新台幣7,00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15.8%,對此,張培仁也表示,台灣醫療品質世界有名,台灣在資通訊實力也是世界有目共睹,透過這次合作,工研院也希望結合產學資源,在精準醫療與智慧機械等領域扮演國產推動角色,讓國內業者在醫療機器人取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