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強震正值寒冬,慈濟基金會將發送12萬條毛毯給災民保暖。 除了毛毯、圍巾、床墊外,慈濟運用募來的善款購買當地超市購物卡,發給災民,代替直接贈送物資,讓他們視實際需求購買食物、飲水、衣物等生活日用品。
為了讓災民有感,慈濟證嚴法師還特別交代購物卡的金額,至少要讓災民能花2個月,1到3口之家,發放約新台幣1萬3千元的購物卡;4至6人之家,1萬6千元;7人以上1萬9千元,協助災民度過困難。
慈濟購入土耳其連鎖超市(圖)的購物卡發給災民,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另一方面,由台灣外交部捐助成立、位於土耳其及敘利亞邊界的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簡稱台灣中心),原本是敘利亞難民的庇護所,這次震災,湧入近千名災民,中心也向慈濟尋求協助,慈濟則先聯繫世界中央廚房(World Central Kitchen),本月15日開始在中心提供熱食,熊士民也在19日抵達台灣中心,了解災民安置情形。
熊士民告訴本刊,由於土耳其政府規定,發放物資須詳實記載領受人的身分及領受物品,所以造冊等準備工作要特別慎重,慈濟會加快腳步,預計本週內就可開始發放物資。
除了土耳其,鄰國敘利亞災情也很嚴重,雖然台灣政府在當地沒有代表處,但慈濟仍設法前往賑災。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透露,慈濟是透過約旦的志工與當地的慈善團體取得聯繫,目前計畫運送冬衣、毛毯、鞋子等物資到敘利亞災區,也緊急徵召中國毛毯工廠出貨應急,希望讓災民平安度過寒冬。
慈濟動員大批志工整理打包,準備將各界捐贈的物資運往土耳其。 顏博文告訴本刊,慈濟除了從台灣派出勘災團進駐土耳其,當地也有10位敘利亞籍的志工義務幫忙,目前已經援助4萬戶災民,未來也將會持續賑災。
另一方面,慈濟也應土耳其駐台北貿易辦事處之託,8天內匯集1萬多名志工,打包近400噸來自各界的愛心物資,並與其他單位通力合作,由長榮航空派飛機送到土耳其,讓災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幫助。
除了短期援助,長期的重建計畫也很重要。顏博文指出,慈濟基金會現階段正持續與土耳其政府溝通,希望能在符合該國建築法規的前提下,比照1993年尼泊爾強震時,慈濟在當地建造的「大愛村永久屋」模式,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或者也可參考過去菲律賓風災時,慈濟在當地興建過渡時期的「組合屋」供災民居住,總之就是要竭盡所能,讓災民的生活回到常軌。
慈濟土敘賑災計畫 短期:在全球44國同步募款、募集物資,已救援逾4萬戶 中期:啟動「以工代賑」模式,協助災民興建組合屋暫居 長期:與當地政府合作興建大愛村永久屋、協助學校重建 但不論永久屋、組合屋,或是協助學校重建,都有取得用地、水電等問題必須克服,並非慈濟單方面就能達成,得要與土耳其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預計3月才會有較明確的方向。顏博文說,截至目前的賑災計畫還算順利,但須尊重土耳其法律,加上各省制度不同,勘災通關的便利性略受影響。
為此,顏博文特別呼籲土國政府開闢「人道救援綠色通道」,讓勘災團體能更深入災區,照顧災民生活所需,並期待台灣有足夠的人道救援航班,飛往土、敘災區,作為賑災基地和後盾。
土耳其政府透過機場的電子看板感謝81國搜救隊,我國國旗也在其中。 顏博文強調,證嚴法師多次表達對土、敘2國災民的關心,也很重視慈濟志工在當地的賑災進度,近日法師又再提到:「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認為世界因為氣候變遷、烏俄戰爭等天災人禍,紛擾不斷,期待大眾能夠秉持和善之心,達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的願景。
慈濟土耳其勘災團出發前,證嚴法師(右)特別叮嚀他們安全第一。 (翻攝法音集臉書) 除了慈濟基金會外,土耳其台灣商會在這次地震後,也全力投入賑災。本刊調查,台灣商會是土耳其最大的台灣民間組織,若加上同鄉會,共有300多名會員,眾人在震災發生後,立即開始救援行動。商會副會長張敬偉表示,地震發生當時,是土耳其時間凌晨4點多,商會群組立刻請成員報平安,天亮後就四處採購飲用水、食物等物資,打算送進災區。
因當時的交通狀況並不明朗,張敬偉只能告訴卡車司機,要一路開到路斷掉為止,司機也不負所託,隔天就成功把第一批物資交給當地政府,緊接著商會又接到土耳其、敘利亞邊界的台灣中心聯繫,表示有災民大量湧入,急需商會協助提供物資。
土耳其台灣商會送愛進災區,物資上還貼有2國國旗。(土耳其台灣商會提供) 遠在土耳其邊境小城雷伊漢勒的台灣中心,距離伊斯坦堡1千多公里遠,是我國外交部於2016年捐款成立,後來成為非營利組織,主要提供敘利亞難民及當地居民,包括教育、婦女創業等服務。強震後,雷伊漢勒受到重創,但台灣中心有一台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捐贈的發電機,成為周邊唯一有電力供應的地方,因此湧入近千名災民。
台灣商會接獲訊息後,依據該中心提供的清單,準備了頭戴式探照燈、女性生理用品、尿布、保久乳、濕紙巾、水、食物、延長線及照明系統,另外還提供四組暖爐等設備送往救援。張敬偉回憶,卡車出發後開了整整24小時才抵達台灣中心,一路遇到許多軍警管制點,所幸商會會長張家蘭的丈夫是土耳其記者,藉由他與其他台商幫忙,才順利申請到許可通關。
土耳其台灣商會會長張家蘭(圖)強調,他們會持續援助土國災民。(土耳其台灣商會提供) 張家蘭告訴本刊,目前台灣商會共募集3卡車的物資進到不同災區,很幸運沒有被刁難,甚至很多供貨業者認為,連遙遠的台灣都願意幫忙土耳其,十分感動,還主動打折,她認為「Taiwan can help」的精神已成功傳達。除了物資,台灣商會也出資協助一廚師團隊前進重災區阿德亞曼省,在當地烹煮熱食讓災民享用,這些廚師還特別拍攝影片,感謝商會幫忙。
台灣駐土耳其代表處(圖)位於土國首都安卡拉。 這次地震影響土耳其十個省,許多居民離開災區往其他省分移動,土國政府準備進入災區重建,重建完成前,台灣商會也將持續幫助災民們度過難關。
除了民間的愛心,台灣政府的援助也有目共睹,6日地震當天,政府宣布捐款20萬美元給土國政府,隔日因傷亡人數持續攀升,且災情不斷擴大,立即將捐款額度提高至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千萬元),委由駐土耳其代表黃志揚聯繫土國政府,規劃援款運用方式,希望有效協助土國災民。
外交部舉辦「賑濟土敘震災記者會」,部長吳釗燮(前排左3)宣布捐贈2百萬美元。 除了政府捐款,台灣民眾也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自發捐贈金錢與物資,總捐款額逼近新台幣10億元,湧入土耳其駐台北貿易辦事處的物資,短短3天就超過負荷,讓土國辦事處不得不停止募集,土國處長貝定可也感性地說:「台灣人民展現的大愛超乎想像!有台灣就沒有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