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基金講堂】債券ETF配息率與殖利率很不一樣
發佈時間2023.07.06 05:59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7 臺北時間
今年來債券ETF超夯,買進時應參考到期殖利率最準確。債券ETF投資者常以為殖利率就是配息率,但其實兩者有差距。一般人習慣股票的殖利率,是現金股息除上市價。然而,債券跟股票不一樣,債券的殖利率分成到期殖利率(Yield To Maturity, YTM)及當期殖利率(Current Yield)二種,若沒有特別指明,就是指到期殖利率。
持有一檔債券,在什麼時間點可以拿到利息,以及到期可以收回的面額,都是固定的。但是,債券交易的市價會變動,用市價買入持有至到期的年化報酬率,在買入時就已經確定,此為到期殖利率。
例如元大00679B這一檔美國20年公債ETF,有一檔成分債券CUSIP,票息3.625%,到期日為2053年2月中。2023年6月28日每100美元的面額,市價是103.927美元。即可算出當天以市價買入這檔債券,持有到期的年化報酬率為3.413%。
債券也有當期殖利率,是當年度的配息除上市價,只看一年度的配息及市價。以同一檔美國公債為例,因為票息3.625%,那麼100美元面額,每年可以拿到利息3.625美元,6月28日市價為103.927,當期殖利率就是3.488%。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