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作品中有多部可同時多人體驗、沉浸在「一級玩家」虛擬世界。法國互動大作《最後的巨人》(Ascenders)以巨人拯救人類展開故事,4名玩家分成2個隊伍,合作解謎又要互相競爭取得勝利。入選威尼斯影展的《聖家堂:永恆高第》(Gaudi, the Atelier of the Divine)是走動式VR作品,觀眾可以四處移動、探索高第的工作室與聖家堂,成為藝術學徒,徜徉在一代建築大師精緻的巨作中。
法國互動大作《最後的巨人》需4名玩家分成2個隊伍,合作解謎又要互相競爭取得勝利。(高雄電影館提供)
榮膺西南偏南影展XR大獎的AR擴增實境《未來大國民》(Consensus Gentium),6位觀眾同時體驗,進入近未來的反烏托邦世界,透過AI智能與政府監控的過程,讓觀眾捲入科技社會的潛在恐懼。美籍華人希楊執導演《河蟹之聲》(Kristine Is Not Well),帶領觀眾體驗進入社群平台,不停按讚刷愛心、抖內送好評,在看似幸福美滿的虛擬世界中逐步發現科技巨擘與演算法的密謀。
河床劇團藝術總監郭文泰(Craig Quintero)首部VR作品《遺留》(All That Remains),去年與《無法離開的人》《紅尾巴》入圍威尼斯影展XR競賽,是部流動於夢境與現實、恐懼與慾望之間的冥想。
金馬動畫短片導演吳德淳首部VR作品《鏡子》改編自謝文賢同名小說,以3個鐵皮玩偶為基礎,三者形神相似,接力演出三代人不可避免的家庭衝突。本片為數位產業署所支持的「高雄VR FILM LAB」獎助作品之一。
《她們的主廚餐桌》(Behind the Dish)帶觀眾深入三位五星女主廚的料理魂,VR呈現精美佳餚更顯垂涎三尺。《一日川流》(Flow)改編自導演的同名動畫短片,跟著千絲萬縷的氣流探索城市,切身感受此起彼落的光影動感世界。《夢遊澳大利亞》(Square Circles)由新導演威廉巴頓(William Barton)與長期合作的澳洲國寶級中提琴家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搭檔,原住民傳統音樂融合交響樂,享受頂級音樂視聽饗宴。
《你毀滅,我創作》以報導式VR觀看戰爭惡果,宣揚藝術的反擊。(高雄電影館提供)
《你毀滅,我創作》(You Destroy. We Create | The war on Ukraine's culture)全片以實拍景象佐以CG動畫,帶領觀眾走訪近期烏克蘭的和平「反攻」。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國各式藝文建物、典藏品慘遭重創,藝術家和專業人員傾力搶救,這部報導式VR觀看戰爭之惡果,宣揚藝術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