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宣判的高虹安誣告案,是因她遭旅美學者陳時奮發文指論文涉抄襲與資策會同事及李傑教授合著的〈Quality prediction modeling for multistage manufacturing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and association rule mining〉期刊論文後,提告陳時奮誹謗,法院認為高虹安論文的確涉抄襲,卻控告陳時奮,已涉犯誣告罪,今判她10個月。
法院除認定高虹安論文抄襲與資策會同事及李傑教授合著的期刊論文,另也大幅抄襲她另與資策會同事、大學教授合著研究計畫研究成果、並於研討會發表、著作權屬資策會、篇名〈Sparse Coding for Manufacturing Quality Prediction〉的期刊論文,法官指出,這篇也沒有被高虹安列入博士論文的參考文獻中,足認高虹安是因抄襲幅度過大,為免博士論文違反學術倫理被發現,而「刻意」所為。這篇論文即是本刊於2022年9月20日報導中所指,由高虹安與陳承輝、謝彥守、朱政安、江振國4名研究員共同發表的期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