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全球離岸風電掀資源爭奪戰 丹麥脫碳聯盟示警、提解方
發佈時間2024.11.27 20:22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4.11.27 20:22 臺北時間
丹麥商務辦事處處長畢尚德攜手丹麥脫碳聯盟成員,表達在台的丹麥企業將持續致力於支持台灣追求韌性且永續的能源系統。丹麥商務辦事處處長畢尚德(Peter Sand)今(27)日攜手丹麥脫碳聯盟(Danish Decarbonization Alliance)成員—MAN Energy Solutions、Vestas、CIP、Orsted等企業代表,分享了丹麥在離岸風電、深度節能、綠電多元轉換(Power-to-X)電纜技術以及碳捕捉、封存與利用解決方案等領域發展的寶貴經驗與專業見解;同時,也說明過去幾年,近60家(其中約有40家是能源相關行業)丹麥企業對於台灣經濟與就業所做出的具體貢獻。
畢尚德表示,台灣能源政策的大方向是對的,目前的成就也令人讚賞。台灣在離岸風電發展方面的成就,使其成為亞太地區鄰國的榜樣。「台灣在離岸風電方面已經擁有激勵人心的成功故事,可以分享給區域內其他國家。目前為止,丹麥企業已貢獻超過一半的離岸風電產能,並積極參與多項當前及未來計劃中的專案。我們相信,在丹麥企業的支持下,台灣的能源轉型未來將會有更多具體成功案例值得慶祝。」畢尚德補充說道。
此外,針對近期電價上漲的議題。畢尚德指出,開始通過合理電價機制反映實際能源成本是正確的方向。因為,強化能源效率措施與推動公正轉型,能進一步支持台灣的民眾與企業渡過這段轉型期。這些方法有助於減輕挑戰,確保能源轉型的公平性。
話鋒一轉,畢尚德也提醒台灣政府,必須加快再生能源政策落實的速度,否則在未來,為台灣企業提供足夠的綠電以實現2030能源轉型目標將面臨極大挑戰。「全球離岸風電資源競爭日益激烈,加速能源轉型能確保台灣保持競爭力,並穩固其區域領導地位。」畢尚德懇切地說道。
畢尚德表示,台歐離岸風電國產化WTO爭議剛落幕,3-3期選商機制的確需要時間討論。不過,考量各國建置離岸風電風場的需求增加,風場建置資源爭奪日益激烈,規劃的時間似乎也不宜拖太久。未來,3-3期選商機制應該更有彈性,這樣方有助於降低風場建置的風險與成本。「在台的丹麥企業將持續致力於支持台灣追求韌性且永續的能源系統。」畢尚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