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門口,35歲的伊藤詩織正準備參與《黑箱日記》映後座談,她舞動手臂、笑到眼睛瞇成一條線。她2024年陸續參加50幾個國際影展,走紅毯時總是一邊跳舞;11月她登上歐洲議會,穿著火紅襯衫、高舉雙手,與一眾議員大唱黑人女歌手葛洛莉.雅蓋諾(Gloria Gaynor)的〈我會活下去〉(I Will Survive):「我會活下去,我用盡全力才沒有崩潰,盡所有力量修補我破碎的心…」用歌聲鼓舞觀眾沉重的觀後情緒。
2015年4月3日,櫻花盛開的季節,當年26歲的伊藤詩織,從美國紐約大學新聞與攝影系畢業不久,想爭取日本TBS電視台華盛頓分局的實習機會,寫信詢問時任分局長,也是鼎鼎有名、號稱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御用記者」的山口敬之。對方以討論工作簽證為由,約她在東京一家串燒店單獨碰面,深夜9點40分又轉往一家高級壽司店,喝了二合(360毫升)日本酒後,她感到天旋地轉,接著失去意識,臥倒在廁所馬桶旁。再次睜開眼,她無法判斷自己身處何處,一時也認不出眼前的人是誰,她被壓在床上,下腹部傳來撕裂般的疼痛,她起先用日文說:「不要。」發現沒用,用英文大吼:「What the fuck are you doing!」才得以脫身,她衝進浴室,從鏡子裡看見自己乳頭受傷流血。伊藤詩織解釋,在日文語境裡,年齡、性別決定了語氣和姿態,「對於身分年紀較高的男性,必須從頭到尾使用敬語說話,日語裡不存在對等的詞彙。」對她來說,用英文更能表達情緒。